峰值破兩百萬單 牽手京東 新達達做對這三件事
5月末的上海細雨飄飄,早上十點,周磊騎上電瓶車,車座上載著個藍色保溫箱,急速奔往陸家嘴的饞佬匯取餐,偶爾能看見同樣穿著藍色T恤,背上繡著“可靠配送,在您身邊”八個字的達達配送員。
此時,身穿拉夫勞倫藍白條POLO衫、青色牛仔褲,腳踏Newbalance運動鞋的新達達CEO蒯佳祺,在他的辦公室接受“新經濟100人”的采訪。
蒯佳祺眼角微垂,說話時喜歡把手放在下巴處,說出的話像擺在生產線上的產品,有順序、有條理,經常要列出個123來。
1、接地氣,從城中村找來配送員
今年33歲的蒯佳祺,本科在同濟大學念物流專業(yè),后去了麻省理工繼續(xù)念物流工程碩士。畢業(yè)后,蒯佳祺在硅谷甲骨文做產品經理,負責供應鏈的產品。
2009年初,蒯佳祺回國加入易傳媒,擔任副總裁,做互聯網廣告。2012年易傳媒準備在美國上市,“但是整個2012年很糟糕,當時只有唯品會流血上市,那時候就沒有上,賣給了阿里。”再次創(chuàng)業(yè),他選擇了做自己的老本行。
蒯佳祺認為創(chuàng)業(yè)肯定要做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當中最大的機會在O2O,O2O中最大的痛點是物流。”之所以用移動和眾包的方式做物流,是因為O2O的特點使得傳統(tǒng)的物流在這個領域使不上力氣。O2O物流基本是本地化的、三公里以內的配送。另外,它要求快速地配送,以外賣為代表的配送,基本上大家的期待是以分鐘計的,眾包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
在達達開始做之前,線下有大量的同城配送需求,批發(fā)市場和零售店中間始終有調貨的需求。隨著電商O2O的發(fā)展,這種需求被擴大。達達最早的前100家商戶大部分是花店。蒯佳祺認為,鮮花是一個需要配送的市場,但不久他們就發(fā)現送花是件低頻的事,“2014年夏天,外賣突然爆發(fā)了,我們就把重心從花店挪到了餐飲上。”
2014年6月達達上線,4個多月后達到1萬單,2015年3月到了10萬單。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的激烈競爭,快速推動外賣市場的膨脹,達達得以受益。配送本身就是餐飲商家的痛點,“隨著外賣的發(fā)展,商戶自建的配送能力跟不上,自建成本很高。”2015年初達達商戶到了10萬家量級,2016年超過40萬家商戶。
這是一個雙邊市場,一頭是商家,一頭是運力。達達早期采用擺攤設點,打開廣播,扯開旗子,上面寫著日收入150元,送洗衣粉、油、米。地推拿著小喇叭嘴里喊著:安裝App就可以帶東西回家。
擺攤的地點,一是配送站點、肯德基、麥當勞等有配送隊伍的門店門口,二是城中村、工廠附近這種有電動車、能做配送兼職的低收入人群聚集的地方。
“因為開始,我們有地推專門帶配送員去接單,配送員送的特別好,口碑傳播之后,這塊區(qū)域所有有配送能力的人就加盟進來了。”新達達華東大區(qū)總監(jiān)黃瑤說。
當時每天每個攤點不會低于50個注冊,配送員工作兩三個小時能掙到150元。口碑相傳,后面規(guī)模效益就起來了。
周磊是安徽人,皮膚黝黑,穿著達達統(tǒng)一的藍色T恤。他在達達工作了一年多,主要跑上海陸家嘴這塊區(qū)域。陸家嘴屬于達達上海業(yè)務最繁忙的地區(qū)之一。
周磊原先是做廚師的,“兩點一線比較枯燥,就是想做比較自由的工作。”
現在,每天早上起床之后,10點左右周磊就會到附近的商戶隨機接單。工作到1點半之后去休息。下午4點鐘再開始,晚上八點多回家。周磊平均每天接大概30單,月收入6000元左右。
像周磊這樣全職做達達的還是少數,大部分達達都是兼職工作。
因為從0開始,達達需要解決所有的物流問題,首先是安全性問題,安全性包括所有的錢和貨的安全性,以及包括配送員本身的安全性。
第一,錢的安全。對于貨到付款,達達的配送員到了商戶會先掏錢把貨買下來,送到消費者手里的時候再把錢收回來。對于在線支付,達達會先凍結配送員的信用額度,當他把貨安全送達之后再解凍。
第二,貨的安全。達達平臺讓配送員在取貨時100%拍攝小票,對照小票上的明細,確保貨沒有拿錯。送到顧客那里,顧客驗貨。
第三,人的安全。比較早期的時候,達達就和保險公司談了合作,所有的配送員配送當天都要買份保險,保證當天的交通安全。
蒯佳祺說:“本質上我們是用規(guī)則來管理這些配送員。”第一步是所有的配送員實名身份認證,達達跟國證通對接,確保每一個配送員沒有案底。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