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312億件快遞垃圾困境如何解
“一是這個模式難以跑通,,成本是一方面,,還涉及流程的重新改造。他們面對的是全國2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都不一樣,,難度太大了,。經(jīng)濟性都沒解決,倡議更沒用了,,”該人士告訴記者,,“易果實在些。決定基層行為的主要還是KPI,。”
除了鋪開的城市廣,,對易果生鮮來說,阻礙快遞回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建物流,,有安鮮達做主干網(wǎng)絡的運送,,最后一公里通常是交由第三方合作的。在快遞回收這個事情上,,一旦涉及到第三方物流,,就意味著額外的支出成本——不可能要求第三方物流把貨送出去,還把包裝盒再送回倉庫,,從中央倉,、中轉(zhuǎn)倉到前置倉,重頭來過,?太貴了,,那是成本。
且不提市場上有多少快遞公司有回程物流這件事兒,,這種成本的增加對于一家尚未盈利的生鮮快遞公司來講是致命的。
北京魔力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閑豆回收以為企業(yè),、商戶等提供再生資源物品紙板類的上門回收服務為主營業(yè)務,。閑豆回收的內(nèi)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一些生鮮電商公司(比如天天果園,、每日優(yōu)鮮,、許鮮)都會有集中的大型倉庫往外派送,他們的回收量相對于水果店來說,,比較大且比較集中,,大概每天有2-3噸。
朱磊認為,,“綠色包裝到底是增加還是降低企業(yè)成本,,最重要的核心是簡化包裝物料的使用,不僅能取得社會效應,,也能取得經(jīng)濟效益,。最終讓企業(yè)自發(fā)去做這件事情。”
想打造中國版Fresh Direct的“兩鮮”開始嘗試包材回收。因為專注于上海市場,、自建物流,、老客戶復購率高,它非常適合作為包裝回收的試驗田,。
其做法具體分成兩種:一是常溫配送的商品,,兩鮮自家的快遞員會把保溫袋當場拿走、拖箱收回,;二是如果用戶不在家,,下次下單時用戶可以在App里選擇,讓快遞員回收上次使用的包材,。
“我們消費者的正常履約率在90%以上,,從去年實施包材回收以來,用戶不歸還的比率比我們想象的還要低,。”“兩鮮”董事長沈斌給界面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之前市場上的平均標準,平均一單包材的成本在7-10元,,現(xiàn)在包材成本已經(jīng)降到1%,。
“2015年年中,公司進入高速成長期,,”沈斌回憶,,他簽單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包材的費用占比很高。“紙箱子2元以上,,大箱子5元以上,。受不了。就逼著我們團隊去做研發(fā),,開始做一些材料循環(huán)使用上的測試,。”
主打上海區(qū)域市場的生鮮電商“我廚”,由我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并開發(fā),,該公司自建物流,,目前也已經(jīng)實現(xiàn)包裝盒100%回收。“我廚”的用戶一單下了100元,,有8-9件商品,,菜本身的成本是80元,剩下20元包含了物流配送+包裝的費用,,其中包裝成本占2%,。
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更多生鮮電商公司或不置可否,,或者表示,,“我們已經(jīng)發(fā)出過相關號召了”,,認為執(zhí)行的責任在消費者。天天果園表示在推行簡化包裝,;愛鮮蜂,、食行生鮮表示沒有相關信息可以提供,對該話題的參與度不高,。
“目前生鮮電商這個行業(yè),,大家都在忙著爭搶用戶,都還沒有回過來研究包裝這個事情,。還顧不上,。”一位生鮮電商從業(yè)者更直接地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畢竟在刺刀見紅的生鮮電商戰(zhàn)場上,,生死才是他們更關心的話題,。
3.作為
大公司在回收體系的建立上有更強的主動性。但在發(fā)起行動號召和執(zhí)行上仍然存在斷層,。
1號店是最早號召紙箱回收的公司之一,。
據(jù)1號店副總裁劉宏彬介紹,1號店對參與包裝盒回收消費者的回饋是,,“每回收一個1號店紙箱,,即可獲得50積分。”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