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便利店”應運而生,,電商,、快遞大佬為何選擇它?
零售與物流的連接點就是供應鏈,,而最近小麥公社旗下的“小麥便利店”得到融資的情況一經爆出,使得“快遞+便利店”的模式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菜鳥驛站、順豐,、京東等等也都在對這種新模式做出相應的規(guī)劃,。
近日,小麥公社旗下的“小麥便利店”宣布獲得1.25億人民幣首輪融資,,由洪泰基金、晨山資本聯合投資,。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斑馬資本投資便利蜂之后,,便利店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該公司稱,此次融資主要用于供應鏈建設,、產品迭代升級、自有系統(tǒng)研發(fā)升級等,。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坊間熱議,,不僅因其融資金額巨大,還驚訝其于2015年底進入便利店領域后的發(fā)展速度,,更因其幕后的大股東,,如中通快遞,、紅杉中國等知名企業(yè)。由此可見,,中通早已借此契機開始涉足便利店,而“快遞+便利店”的模式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快遞+便利店”應時而生
蓬勃興起的電子商務既帶動了網絡零售業(yè)的發(fā)展,,也為城市物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但“最后一公里”,即快遞末端配送,,因業(yè)務量巨大而利潤微薄且成本持續(xù)上升,成為制約快遞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和提升民生服務業(yè)質量的阻礙,。
為解決這一難題,,上至政府機構下至快遞,、物流企業(yè)都在以各種形式改善末端配送方式,,提升快遞末端服務水平。其中,,不少電商企業(yè)、快遞公司開始探索與零售實體進行合作,,讓便利店成為自提點,,提高快遞的網絡覆蓋率。同時,,在看到了便利店為末端配送帶來的紅利,不少企業(yè)也開始著手自建便利店,,以此優(yōu)化末端配送體系及網點布局,。
菜鳥驛站
菜鳥驛站,,作為菜鳥網絡五大戰(zhàn)略方向之一,是由菜鳥網絡牽頭,,建立面向社區(qū)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務,。目前在末端配送網絡建設上,在城市,,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構成菜鳥網絡的城市末端網絡,。
京東百萬店計劃
今年4月份,,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宣布,,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正式出爐,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會在以前電商覆蓋薄弱的農村,。京東便利店采用“100%京東拿貨”以及“部分京東拿貨、部分店主自采”兩種加盟模式,,給予了店主選擇的自由性,。而且加盟京東百萬便利店并不用支付任何的加盟費、管理費,、培訓費等等,,而是要交納“質保費”,,保證加盟店家銷售正品,,杜絕知假售假。
圓通媽媽驛站
今年2月18日,,圓通速遞一口氣在上海新開了三家媽媽驛站。圓通的便利店當然提供寄件,、代收快件服務,店內主打的是日常生活消費品,,比如糧油調味品,、個人護理,、家庭清潔、休閑零食,、乳制品飲料等。圓通媽媽驛站的上線,,其側重點不是便利店推廣,根本目的還是解決末端物流配送問題,,引導客戶快遞自提。
曾經“嘿客”
在內地第一個吃下“快遞+便利店”這只螃蟹的企業(yè)是順豐,。2011年,順豐在深圳與100多家7-11達成寄件代理合作協議,,并在網點稀缺的深圳關外地區(qū)自建20多家便利店,。2014年,,順豐開始了線下店的探索,同年5月“嘿客”便利店在全國啟動,,當時就布點500多家。后根據順豐財務報告發(fā)現,,因布局“嘿客”順豐已經產生了6億虧損,。但是順豐堅持表示,這是其對末端的探索,,也是未來末端配送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點。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