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上半年零售大事 值得行業(yè)關注的事
實體店更值錢了。
亞馬遜14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主要還是全食具有其自身的價值。不論是品牌價值、供應鏈價值、企業(yè)模式的價值等。不能看做是實體店都值錢了。
未來,企業(yè)都有可能收購與被收購,企業(yè)的價值關鍵看企業(yè)的總體價值,主要就是品牌價值、供應鏈價值、企業(yè)核心模式的價值、企業(yè)管理的價值。
無人店風口來了?
近期,有關無人店的話題甚囂塵上。特別是亞馬遜推出智能店、賓果盒子的推出、娃哈哈要投資100億三年開10萬家無人店。
其實自販機、無人店本不是什么新鮮話題。20年前,就有天津歌德開的自販機,曾經火過一段時間,但因種種原因,企業(yè)、產品都不見了。
隨著的技術的發(fā)展,零售行業(yè)集合各種先進技術的無人店、無人機必將會更多地出現(xiàn),這必將是現(xiàn)實。
如果講無人店將取代有人店成為零售的主流形式,為時尚早。
零售必須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絕不僅僅是人與商品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商品極大豐富的時代,零售的核心競爭力更是需要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從目前看,未來零售形式將更趨多元化:必將是更多的大店、中店、小店,更多的綜合店、專業(yè)店,必將是更多的有人店、無人店。零售永遠不會只是一種形式。
無人店、自販機將是零售形式的重要補充,在特定場景,滿足特殊需求必將有更好的發(fā)展空間。自販機也好、無人店也罷,成功的關鍵在運營,不會只在技術上。
超市+餐飲應該怎么看?
上半年,在眾多企業(yè)新零售創(chuàng)新實踐的過程中,超市+餐飲是零售形式轉型創(chuàng)新的主要方向。不論是盒馬模式、永輝的超級物種、保利的YOOYA、新華都的海物會、以及剛剛開業(yè)的百聯(lián)的RISO等,都在嘗試創(chuàng)新超市+餐飲的零售形式。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不看好,認為是偽命題。有人認為超市+餐飲將會成為未來零售轉型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實超市+餐飲應該怎么看?需要轉換一種思路。
在以往的模式下,零售的定位:是商品的提供者。零售為消費者解決的是商品需求。餐飲需求是消費者自己在家中完成的。
在消費升級、零售需要模式轉換的情況下,零售商需要由商品提供者,轉向消費者品質生活方案的解決者的角色轉換。
在這種情況下,零售就不能僅僅是提供商品的需求,需要解決的是消費者的生活需求。餐飲化正是聚焦消費者的生活需求,滿足消費者品質化消費升級需求。
同時,餐飲化可以較好的解決零售的獲客問題。
餐飲化不會是零售發(fā)展的唯一形式。只會是其中形式之一。
BHG精品超市被賣
前幾年,精品超市、進口食品超市曾有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但幾年過去,總體看,這一業(yè)態(tài)發(fā)展的并不順利,一直到北京華聯(lián)要出手旗下的BHG。
分析精品超市的發(fā)展問題,主要是沒有把握準確消費變化的主要方向,把產品高端化、進口化作為主要方向。目前看是有問題的。
當前,消費升級是消費變化的主流方向。在消費升級的環(huán)境下,不能把產品高端化,做為適應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
消費升級是多元化的。更多的是消費理念、消費方式的變化。更多的是由對商品的需求,轉向對品質生活方案的需求。能夠準確把握消費變化,是零售變革的重要起點。
生態(tài)化的小米之家
關注零售,關注零售變革,不能僅僅關注零售行業(yè)本身,如果還是站在百貨、賣場、超市、便利店的角度思考零售變革,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