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電商模式:C2B盈利的關鍵點在哪?
二手車C2B電商一度被認為是“偽需求”,但今年,二手車領域玩家紛紛涉足此模式,C2B企業(yè)也接連宣布融資。C2B平臺似乎正在為行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但歸根結底,是什么讓C2B與C2C兩者拉開距離的呢?
近兩年的6月成了二手車電商扎堆兒放消息的時候。
2018年,C2B二手車電商車置寶和天天拍車先后宣布新一輪融資消息;優(yōu)信集團雖然“流了不少血”,但還是在納斯達克成功敲鐘。以瓜子二手車和人人車為首的二手車C2C陣營消停了不少。
2016年,二手車C2B平臺平安好車宣布關停的時候,此模式一度被評價為“偽需求”。時至今日,在二手車車源至上的行情下,C2B平臺似乎正在為行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
相比之下,由于二手車行業(yè)流通效率和誠信等問題對價格的極大影響,目前二手車電商C2C的模式有點“超前”。不出意外的話,十年之內國內都不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C2C二手車電商平臺。
二手車電商C2B模式重回主戰(zhàn)場
隨著二手車電商模式之爭的話題再一次被擺上臺面,億歐汽車發(fā)現,2018年的二手車電商市場正在發(fā)生趨勢變化。
2018年3月,車好多集團正式將基于二手車C2B競拍模式的車速拍升級為集團業(yè)務,打造面向全國誠信二手車經銷商的開放平臺。車好多方面表示,車速拍業(yè)務將與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保持平行運營。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涌表示,中國的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多種業(yè)態(tài)會共存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二手車經銷商是二手車行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預示著已經低調運營了兩年多的車速拍浮出水面,據悉該業(yè)務交易量已經占到車好多集團交易總體的70%。6月底的“2018中國二手車大會上”,在滿坑滿谷的車商面前,車速拍業(yè)務負責人胡康對他們口中的“中間商”大喊“我愛你們”,殊不知此前瓜子力推C2C模式時和線下車商們的關系可謂是“水火不相容”。不惜“背叛”每年10億推廣費打出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口號,可見,瓜子二手車承認了C2B拍賣模式對于二手車流通領域的必要性。
2018年4月,在“深度合作”兩個月后,為二手車商提供提供軟件和信息服務的大搜車宣布全資收購二手車C2B拍賣平臺車易拍,此舉可以幫助大搜車實現快速打造全新二手車交易平臺,并為大搜車體系內的二手車商提供車源供應。
相比于C2B模式,C2C平臺的優(yōu)勢、劣勢都顯而易見。行業(yè)里交易效率低、誠信保障難、獲客成本高的問題一時間還是難以解決,導致此類企業(yè)深陷盈利困境,交易本身不盈利,將船頭調向了汽車金融。
C2C模式在成熟的二手車市場上才能良性運行,但目前二手車行業(yè)還處在變革前夜。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羅磊對億歐汽車表示,“目前由于轉化成本問題,導致二手車難以從交易中直接盈利,但從長期發(fā)展上看,隨著消費對電商平臺形成習慣,就像淘寶京東一樣,后期有清晰的盈利線路。”但想要在后期成熟市場上大顯身手,企業(yè)在2018年需要開始尋找符合時勢的造血方式。
在尋求其他盈利方式的路上,許多平臺正在試水的二手車金融。消費者和車商對此有需求但并不是純剛需,車源質量和價格還是最重要的。電商平臺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掌握交易場景,才能拿到交易過程中的話語權。
在企業(yè)自身方面,億歐汽車采訪了二手車行業(yè)人士認為:“C2C是比較窄的路線,目前在美國的成熟市場都走不通,何況中國。而且中國二手車交易中的政策風險、誠信體系、信息數據體系、三包召回、用戶理解力、個人信用等多重基礎都太薄弱,平臺的風險本身就不小。還有從業(yè)人員問題,盲目擴張導致的內部腐敗,尤其一線很多維修工、二手車小販子的文化素質、道德底線不高,電商高層不懂二手車行業(yè)、公司中層臃腫以及基層不受控,管理不善的電商遲早要被淘汰。”
近期,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全面取消正在大力推進,也給了C2B跨區(qū)域流通企業(yè)打了一針雞血。同時提醒C2C平臺,想要破局,下一個發(fā)力的領域或許應該考慮二手車智慧物流。
C2B模式怎樣打破二手車盈利困境?
但是仔細想想,C2B模式可以盈利的最大因素,并不在于交易雙方的身份,而是在于二手車價格洼地與高地之間的價差。
據分析,國內二手車車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但需求端又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qū)。二手車限遷政策全面取消后,二手車商拿到的車更好流通,能賣出更好的價格來,利好再往上游推,賣車個人也能獲得更高價。
二手車在不同地區(qū)流通的差價遠比同城倒賣高得多。C2C模式由于陌生的個人買賣家之間信任危機,帶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也就限制了交易必須在同城、臨近城市之間完成。
但對C2B模式來說,車商的專業(yè)度和購車頻率都比個人買家高得多,更容易在反復達成交易的過程中讓車商對平臺產生信任。所以只要平臺能夠給出被車商認可的檢測報告,帶看就可以由平臺的線下檢測師團隊的評估報告代替,即可以實現異地交易。
那么,跨區(qū)域帶來的價格紅利只能被C2B模式享用嗎?只能說,平臺給出的檢測定價報告被車商認可比被大眾全面認可所需要付出的信任成本低得多。但是一旦行業(yè)發(fā)展成熟,人們對二手車了解的更加深入,或者在政策層面給出了統(tǒng)一可行的檢測定價標準,C2C模式的黃金時代也就到了。
可見,C2B收車平臺是二手車電商平臺現階段可行的模式,互聯(lián)網給車商帶來的革命性要遠大于終端消費者。所以,對于“賣二手車給個人買家”這件事,眼下還是需要交給廣大的線下車商去完成。
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推進,給二手車跨區(qū)域流通一紙有力的背書,也將讓此類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更激烈。對于消費者來說,競爭是好事,傳統(tǒng)行業(yè)中出現鯰魚效應的刺激會自我進化,行業(y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不誠信、能力差的傳統(tǒng)車商將被淘汰。
這又說回了二手車行業(yè)老生常談的“誠信”問題。C2B跨區(qū)域流通模式成立的基礎就是車商對平臺檢測報告的高度認可。各家企業(yè)都在試圖自建的檢測估價模型,目前在車商范圍內已經稍有成效,但是否能被大眾認可,還需要很長時間的驗證,二手車電商規(guī)模化發(fā)展的那一天,一定比想象中來得更晚。
眼下,如果想踏踏實實做C2B二手車收車生意的平臺,何不先整理好檢測質量、服務便利性、收費標準、持續(xù)供應量、服務專業(yè)性、出價后承諾等問題,在這個資本寒冬先保命,再發(fā)展其他業(yè)務。
所以,與其說C2B模式有盈利的可能,不如說是跨區(qū)域流通產生的差價養(yǎng)活了此類二手車電商平臺。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