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服務體驗式調查:近半網點存在暴力分揀
下單后平均3.8小時取件
從下單成功到快遞員完成取件任務,平均用時3.8小時。其中,67.7%在3小時內上門取件,整體響應時間較為快捷。但也有8.3%的情況需要經過12小時以上才能夠完成上門取件過程。
在各快遞公司中,順豐快遞的響應時間最短,平均為2.3小時。有86.2%的順豐快遞能夠在3小時內上門攬件。EMS(平均2.5小時)和百世快遞(平均2.8小時)的平均響應時間也都在3小時以內。3小時內響應率不足60%的包括天天快遞、宅急送和申通快遞。特別是宅急送,通過客服下單時,有時需要反復電話下單才能夠最終成功。
超六成快遞員未開箱驗貨
絕大多數情況下(96.9%),快遞員能夠到與體驗員約好的地方上門攬件。上門后,在看不到包裝內的物品的情況下,55.2%的快遞員會簡單詢問一下快遞物品類型,但較少開箱檢查。8.2%則缺失驗貨程序。
各快遞公司中,開箱檢查比例超過40%的有中通、EMS、順豐和德邦,而韻達快遞“未詢問、未驗貨”的比例相對較高,占比19.2%。在體驗員沒有快遞單的情況下,絕大多數(98.3%)快遞員都能夠為體驗員提供空白快遞單填寫。其中,申通快遞員未攜帶快遞單的情況相對較多。
本次快遞的三類物品,都自帶外包裝(雜志是信封,生鮮和易碎物品都有與之大小匹配的定制紙箱進行包裝)。在此情況下,20.3%的快遞員仍然在現場進行了二次包裝,23.2%告知體驗員會在回公司后進行二次包裝。各快遞公司中,現場二次包裝率最高的是順豐(27.7%),最低的是中通(13.1%)。
發(fā)票主動出具率低
三類物品同城快遞的平均費用在10元以內,跨省投遞費平均約15元。不論是同城還是異地投送,EMS的費用最高、順豐次之。
在發(fā)票提供方面,幾乎沒有快遞員主動提供發(fā)票。經體驗員主動索取后,能現場提供發(fā)票的比例僅為33.9%,各快遞公司現場發(fā)票提供率差異明顯。此外,2.6%為事后寄送,個別(0.3%)提供的是非本公司發(fā)票。其中,EMS在大多數情況下(70.0%)能夠出具發(fā)票,發(fā)票的現場提供率明顯高于其他公司。順豐和德邦的發(fā)票出具率也超過了50%。中通快遞、百世快遞和天天快遞的比例不足20%,比例相對較低。
在發(fā)件人索要但未提供發(fā)票的情況中,47.2%的快遞員直接以“沒有發(fā)票”拒絕提供;33.9%會借口沒帶,“下次提供”(但大部分情況下,下次并未提供);12.1%表示需要積累夠一定金額后才能夠提供發(fā)票;還有4.0%表示目前的快遞費是不含發(fā)票的費用,開發(fā)票需要額外付費。
在服務形象和服務禮儀方面,81.3%的快遞員在攬件時穿著公司工服,并能夠保持形象整潔(87.3%)。絕大部分快遞員(99.4%)在與體驗員溝通時比較注意禮貌禮儀。79.3%的快遞員能夠隨身攜帶3種及以上輔助快遞物品(如零錢、運單、簽字筆、快遞信封、發(fā)票等)。根據體驗調查數據測算,所有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綜合指數評分均在80分的良好水平以上,其中,順豐、EMS和德邦的評分均在90分以上,表現相對較好。
投遞環(huán)節(jié):
16.1%物品快遞出“內傷”
投遞環(huán)節(jié)中,除順豐和德邦的評分超過良好水平線之外,其余8家公司的收件環(huán)節(jié)體驗評分在75-77分的中等水平之間,彼此差異不大。收件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快遞包裝和/或物品的污損;二是在投遞過程中,快遞員拿到快遞物品后未及時與收件人聯系導致投遞延誤;三是快遞員無法聯系上收件人或收件人不在的情況下,不嘗試與預留的發(fā)件人聯系或再次聯系收件人,而是直接退回郵件,等等。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