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追逐美國 “黑色星期五”
本報記者近日采訪多位跨境電商領域的業(yè)內人士均認為,,跨境電商在國內真正興起不過兩年,,各家都還在剛起步的階段,物流鏈路,、支付環(huán)節(jié)等是前期必須搭建好的剛需,。隨著消費者對跨境購物的深入,,物流、支付等將成為基礎設施,,而位于前端的商品發(fā)現(xiàn)將成為平臺方重點著手解決的問題,,以滿足多樣化需求,。
眼下,國內消費者對洋貨的網購需要大多集中在傳統(tǒng)三大件,,即母嬰,、保健品和美妝品類。這些商品由于標準化程度高,,一般采用保稅發(fā)貨模式,,能快速送達消費者。但對奢侈品大牌特別是一些在海外火爆但在國內認知度低的“小眾”品牌,,消費者跨境網購熱情并不高,,或者無從知曉。
通過社交化方式解決信息不對稱,,讓用戶了解更多海外好貨,,正在成為電商平臺著力布局的路徑。洋碼頭CEO曾碧波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接下來在平臺的社交屬性這塊會有大動作,,會借助如微博等社交媒體的渠道,通過海外買手集中展示當地的流行趨勢和生活方式,,讓國內消費者了解國外真正好貨,改變一提起跨境就是罐裝奶粉的印象,。
從一款名為“香港購物指南”App改名而來的小紅書,,本身就是做社區(qū)起家。小紅書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正在嘗試將社區(qū)帖子中的商品與福利社(小紅書)的電商平臺打通,,用戶在逛社區(qū)時看到的海外商品,可以直接跳轉到福利社購買,。當然,,分享商品的作者本身不是買手,商品仍是由小紅書自營采買,。
據本報記者從業(yè)內了解到,,小紅書目前平臺上的品類較少,不過幾千種,,為了擴大SKU,,其創(chuàng)始人也在考慮引入第三方商戶入駐,但不會是像洋碼頭的C2C買手制,,而是更偏向于天貓國際的品牌直銷,。
買手誠信經受檢驗
然而,通過買手制滿足國內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對跨境電商做一次升級的過程并不輕松,。一方面,,消費者認知培養(yǎng)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本報記者從洋碼頭方面了解到,,服裝鞋帽是該平臺最暢銷的類目,,但賣得最好的仍是Coach包這種代購爆款。“像‘真實信仰’(TrueReligion)牌子的牛仔褲目前在美國非常流行,,國內消費者知道和購買的仍是Levis,。”一位海外買手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另一個讓消費者顧慮的問題是這些海外買手的誠信度,,這也是用戶對所有電商平臺普遍擔心的一個問題,。既然買手賺取的是商品差價,那買手采購的東西靠譜嗎,?會不會遇到假貨,?誰來約束這些C的行為?不光跨境,,像剛剛拿到D輪超2億美元融資的蘑菇街,,主營模式也是針對女性消費群的買手制。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