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順豐為什么一定要建機場
孟菲斯對于聯邦快遞意義非凡。通過利用“軸輻式”(基于樞紐中心的集散系統)航空網絡運輸貨物,各城市的貨運飛機將去程貨物運往孟菲斯中轉,然后將回程貨物帶回始發(fā)地,通過這樣削減成本,降低轉運時間。
自那以后,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效仿聯邦快遞大量購入飛機,有的還建立貨運機場,提高運輸效率,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逐漸從“地面”轉移至“天空“,飛機成為快遞公司的標配,以及衡量公司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國內快遞公司在拓展航空業(yè)務方面動作遲緩。雖然中國郵政早在1990年代成立航空公司,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電商行業(yè)的爆發(fā),民營快遞企業(yè)才開始行動,資金雄厚的順豐在2009年率先成立航空公司。
和國外的巨頭相比,國內快遞公司的“彈藥”顯得捉襟見肘。雖然起步很早,但是郵政航空目前只有不到50架飛機,順豐擁有28架,加上租賃的40多架。相比之下,聯邦快遞和UPS目前分別擁有647和650架飛機。
聯邦快遞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貨運公司成長成為國際四大巨頭之一,孟菲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美國中部小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貨運樞紐之一,其中,聯邦快遞業(yè)務占到整個機場貨運量的90%以上,從1992年到2009年,孟菲斯一直都是全球第一大貨運港,直到后來被香港超越。
盡管國內快遞公司“慢了半拍”,但是快遞業(yè)務連續(xù)多年保持50%的高速增長,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2015年,快遞業(yè)務量突破200億件,正是在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國內的快遞公司加快了擴張的步伐。
快遞企業(yè)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今年2月,順豐公布了一個讓自己人都覺得有些吃驚的消息——上市。這家成立23年、創(chuàng)始人王衛(wèi)明確表示過“絕不為圈錢上市”的快遞龍頭企業(yè)選擇此時擁抱資本市場,繼圓通和申通借殼之后,搶占A股市場席位。
多位業(yè)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順豐上市的目的之一在于做大做強航空業(yè)務,并且認為這是國內快遞公司走出國門的必要條件。隨著電商件進入“五毛時代”(每件快遞的利潤),大型快遞公司都想要在利潤更高的航空貨運市場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以及更大的定價權。
“順豐不僅要維持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高效、安全’的品牌形象,而且還要繼續(xù)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未來的機隊規(guī)模至少是在100架以上。”長期觀察順豐的快遞專家趙小敏告訴界面新聞。
雖然順豐一直都在買飛機,但是“不差錢”的競爭對手也毫不示弱。2014年才成立,背靠阿里巴巴的圓通航空今年2月與波音簽訂20架貨機協議,去年12月,郵政航空簽下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訂單——17架波音飛機,“空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快遞公司考驗的是‘最后一公里’的能力,也就是地面攬件和派件的能力,這是生存的基礎條件,但如果只關注這個環(huán)節(jié),肯定沒有辦法在這個行業(yè)內‘拔尖’,它需要做到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包括航空網絡和地面運輸。”王曉華說。
快遞公司成立航空公司,承擔的是貨物承運人的角色。但是一旦建成機場之后,更像是運營方,承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不僅可以向其他快遞公司收費,還可以通過多種交通方式聯運的方式拓展更多的業(yè)務,甚至是在土地上大做文章。
這樣做對于沒有機場管理經驗的順豐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但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王曉華認為順豐建設機場可能有兩個意圖,一是打造中國最大的航空物流樞紐,將運輸的價值放到最大,其次是發(fā)展航空物流產業(yè)園。
“鄂州不缺土地資源,順豐一定會打造臨空經濟區(qū),不限于航空業(yè)務,未來可能會包括發(fā)展供應鏈金融,像普洛斯那樣的物流地產,倉儲加工,以及保稅業(yè)務,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順豐就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王曉華說。
根據民航局的批復,鄂州的機場項目的確包括物流運輸基地和產業(yè)園,順豐的野心不小。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