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別人要拷貝我們 先得拷貝我們的文化
太極哲學貫穿企業(yè)管理
我自己覺得中國管理的思想,雖然這30年來有發(fā)展,,但沒有根本性的重大突破,。這是我對自己和我邊上所有人的觀察得出來的一點總結。
我發(fā)現(xiàn)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和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在很多時候很相似,。比如美國的整個政治體制都是建立在以基督教為主的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的,,由此也形成了美國企業(yè)管理的體系里面有許多與宗教信仰相像的東西。比如你去看美國企業(yè)的運營制度體系,,和教會制度有相似的地方,,很有意思。再看日本,,他們的文化中的精致細致管理也是一樣,。
但在中國,由于我們這30年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加上本來這個國家缺乏信仰,,所以我們的管理常常是今天從這里拆一點,明天從那里拼一點,,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東西,。文化信仰是文化的根源,是管理背后的理念和思想,,這是這幾年我花很多時間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阿里用60億來為馬云的DT夢“買單”,并不貴嘛
假設阿里巴巴要發(fā)展,,就必須要有一套管理思想,,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一種強大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作為源泉,就不可能產生這樣的管理思想,,那樣麻煩就很大,。你今天學美國、明天學日本,,你學的都是術,,不是道。
何謂企業(yè)之道,、天地之道,?你可能發(fā)現(xiàn)我一會看道家、一會看佛家,、一會看儒家,,我確實是什么家都看??赐曛笪野l(fā)現(xiàn),,在中國古老的文化里面,從太極哲學里面,,我感受到了很多有意義的東西,。
其實太極里面,陰,、陽,、盛,、衰、變化,,這些東西貫穿了整個企業(yè)運營管理上的哲學,。比如變化,變和化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互相關聯(lián),;同樣,,教育二字,教和育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教是學校的責任,,育是家庭的責任,。學校以教知識為主,家庭主要以育為主,,這就是文而化之,,才是我們最終要得到的東西。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