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知識產權保護不力讓企業(yè)進入惡性循環(huán)
某年會于12月5日-6日在北京舉行。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出席并演講。
劉強東登臺便向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致敬:白手起家的企業(yè)家都值得尊敬。蘇寧已經發(fā)展了25年,任何一個企業(yè)能夠生存25年,一定是把誠信放在首位的。之后又開玩笑稱,對于張近東曾經“京東增速比蘇寧易購快,就送蘇寧給他”的賭約,可以考慮再聊聊了。
劉強東在演講中,強調了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中國再不把保護知識產權放到首位的話,那么經濟永遠不可能好起來的”,在其看來,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已經讓中國品牌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現在網上有30萬個賣家在賣一模一樣的鞋,價格不斷的降低,其中一部分賣家開始賣假貨,因為假鞋利潤更高,賣正品行貨的人,一看賣假貨賺錢多,在利益驅使下,更多的賣家開始賣假貨”。
劉強東把中國服裝鞋帽品牌日子難過的原因歸結于此。“媒體報告稱,上半年中國服裝鞋帽品牌關了一萬多家店,因為假貨的銷售額是正品銷售的3到5倍。大量的假貨給品牌商帶來了價格的壓力,品牌商為了追求銷量,迎合消費者,應對競爭,不斷的降低品質,價格一再的便宜,但最后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喪失了品牌的溢價。消費者罵中國的品牌是騙子,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所以我們要去日本和歐洲買”。
劉強東又舉了兩個反向例子,“IT行業(yè)、家電行業(yè),知識產權得到相對充分保護的行業(yè),以美的、海爾為代表的家電品牌全線進軍,不僅有能力和日本企業(yè)競爭,也可以和全球任何企業(yè)競爭,中國企業(yè)的競爭力其實并不弱于其他國家的企業(yè),只要知識產權得到了保護,中國的品牌是可以生存的”。
電影市場同樣如此,最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出現井噴式增長,張近東認為,這種增長的根基在于政府加大了打擊網絡盜版侵權的力度,“現在網上找一個盜版電影是很難很難的”。“知識產權得到保護的中國電影市場起來了,電影人的市場也起來了,中國自己拍攝的電影也起來了”。
劉強東認為,保護知識產權是給中國企業(yè)提供了競爭的機會。“國外企業(yè)在世界上各個國家實現了持續(xù)盈利,在中國短時間的盜版侵權對它的品牌無所謂,而中國品牌起源于國內市場,一雙鞋經過設計師的設計而生產,但一天后網上就可以找到一千個一模一樣的鞋,導致中國人不愿意設計和原創(chuàng),抄來抄去”。“品牌沒有溢價,企業(yè)利潤降低,迫使中國的企業(yè)家壓低工人的工資,當員工收入變少了后,哪有錢去消費?今天在深圳一個產業(yè)工人只能拿到2600元,連過年回家給爹媽買禮物的能力都沒有,別指望這些人有強大的消費力,長期如此,中國品牌沒有出路,這是惡性循環(huán)”。
中國人瘋狂的境外消費同樣印證了劉強東的判斷。數據顯示,前十月,中國人在全球消費1.1萬億,其中60%花在購物上,讓中國的零售商失去了機會,政府也沒有拿到稅收。“我希望全體企業(yè)家向政府呼吁,希望政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不僅僅是保護國外的知識產權,也要保護中國企業(yè)的知識產權和中國品牌”,劉強調表示。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