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馬云:那個50歲的互聯網青年
于是,馬云的螞蟻雄兵策略隨著淘寶的壯大很快成勢,,雖是免費,,只要一手握著幾百萬商家,一手握著上億的買家,,從淘寶衍生出來的天貓,、聚劃算以及廣告平臺很快便成為阿里的印鈔機。
電商老大的假想敵
這次馬云面對的敵手太過強大,,不是騰訊,,也不是微信,是用戶習慣,。
以如今阿里的市值,,在電商行業(yè)似乎全世界都沒有對手。不過,,馬云的危機感從來就沒有停過,。
阿里在創(chuàng)業(yè)15年中,,總會有競爭者冒出來,,即使沒有競爭者,阿里人也會找到假想敵,。
2007年,,百度上線了一款C2C產品——“有啊”,阿里憤而屏蔽百度爬蟲,,將百度流量攔截在淘寶之外,。據天貓創(chuàng)始人之一黃若回憶,彼時阿里正籌備做B2C平臺天貓,,很擔心百度亦做,。“因為百度的客戶都是B類客戶,,做B2C不僅有著天然的流量優(yōu)勢,而且對未出生的天貓是巨大的威脅,。”虛驚一場的是百度搞了C2C,,這讓2008年出生的天貓基本未遇敵手。
京東算得上阿里的半個假想敵,,雖然阿里并不承認曾將京東放在眼里,,但是2008年之后崛起的B2C模式的確讓阿里猝不及防。京東商城通過自營商品,、自建物流,,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用戶體驗,從一統(tǒng)江湖的阿里手中分走了很大一杯羹,。馬云曾公開宣稱阿里絕不做物流,,但2013年,馬云打造菜鳥網絡開始涉足物流,。
本來以為中國的互聯網格局已經定,,馬云在2013年5月淘寶10周年的時候高調退休,將陸兆禧推上阿里CEO的寶座,。本想退休后“生活就是工作”的馬云根本沒想到會迎來一個最具威脅力的敵人——騰訊,。
就在馬云退休后的三四個月里,微信的用戶數陡然增長到5億,,移動互聯網的大浪來襲,。當人們用越來越多的時間沉迷在微信里時,各種基于微信的商業(yè)模式也漸漸成形,。微信搭載電商,,微信連接線下商業(yè)一下子讓其具備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最為可怕的是,,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社交的基礎之上,。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