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遞完善農村服務網絡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近期發(fā)布。文件明確提出:“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lián)互通,加強從村到鄉(xiāng)鎮(zhèn)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xiāng)工程。”
隨著“快遞下鄉(xiāng)”工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土特產品也開始走出田間地頭,頻繁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從生產到消費的快遞服務,中通快遞公司在不斷完善農村服務網絡的同時,致力打通供需市場有效匹配的產業(yè)鏈,深耕細耕農村市場,深入原產地,靠近消費者,積極尋求與農村、農業(yè)、農民的合作,破解農村消費渠道不暢難題,將綠色優(yōu)質的農產品運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在湖北洪湖,種植蓮藕是很多當地人主要經濟來源。然而洪湖蓮藕嫩脆,不僅易損壞,而且對時效要求特別高,為助力洪湖蓮藕走向全國,中通湖北洪湖公司在每晚7點半則會將蓮藕裝車準時發(fā)出,2個半小時后到達武漢轉運中心,第二天下午湖北省內、江浙滬皖等地的買家就能吃到鮮嫩脆爽的青泥巴藕。在“快遞下鄉(xiāng)”的驅動下,中通洪湖網點鄉(xiāng)鎮(zhèn)派送全境開通,湖北蓮藕得以擺脫滯銷困境,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額達4000萬元。而藕農收入也從低于1000元到如今每畝藕田純收入超過1萬元,每年增收4—5萬元。“以往每斤2元的青泥藕現在也可以賣到每斤8—30元。”
“辛辛苦苦一年了,收成還不錯,本想果子能賣個好價錢,不料卻沒收果子的,幾毛錢一斤都沒人要,簡直急壞了我和老伴。”2015年,蘋果傳統(tǒng)生產大縣禮泉縣遭遇賣果難,優(yōu)質“紅富士”價格下跌,十幾萬噸蘋果面臨積壓、腐爛。為了幫助果農銷售掉一年辛苦勞作的“致富果”,中通西安公司禮泉網點推出代填面單、寫大頭筆等貼心“上門服務”,同時設立鄉(xiāng)鎮(zhèn)代購點,安排專人、自行購買了一輛4.2米的廂式貨車前往固定地拉貨,解決了果農運輸難題。據介紹,在蘋果成熟期,禮泉網點每天平均發(fā)貨量超過1000件,全年累計為果農增收800多萬元。
山東作為櫻桃產量大省,櫻桃的年產量達到幾十萬噸,而銷路一直是當地果農及電商的“心頭病”,用冷鏈往外運輸,不僅成本高,且多數櫻桃會中途腐爛,而冷藏時間過長也導致櫻桃口感不佳,所以大都采取本地及周邊售賣的模式。中通山東濟南公司得知情況后,主動為櫻桃電商提供“干線冷鏈+雙重保護”運輸服務模式:即櫻桃從產地直發(fā),干線用冷鏈車運輸,所有櫻桃均采用“外部紙箱+內部泡沫盒”的雙層包裝,解決櫻桃半路腐壞難題。2016年櫻桃成熟季,短短2周,中通濟南公司便助力果農、商戶運出4萬余斤櫻桃,平均每天超過3千斤,為果農創(chuàng)收68萬余元。“快遞助農”使得櫻桃的市場價格由原來的每斤10元上漲至每斤17元,年銷量由之前的3—5萬噸上漲到10萬噸左右。
早在2011年,臨縣紅棗的種植面積就已突破80余萬畝,擁有棗農37萬人。物以眾而賤,加之交通不便,即使紅棗價格低廉,依然鮮有人問津。為解決紅棗滯銷問題,中通快遞利用現有線上、線下渠道,在中通優(yōu)選、中通官方微信公眾號、有量等網絡平臺造勢宣傳,中通山西公司則包攬線下宣傳及產品對接工作。除了將產品在形象店內進行突出展示外,中通山西公司還安排專員聯(lián)合當地愛心紅棗加工廠,對紅棗進行清洗、烘干、篩選、包裝,及后續(xù)的集中收購、班車運輸等全套工作。針對班車無法進村的情況,中通營銷團隊在鎮(zhèn)內設置了兩個交貨點,開通綠色通道,保證紅棗優(yōu)先中轉。為了進一步提升紅棗附加值,中通營銷團隊創(chuàng)意地提出“棗夾核桃”、“棗夾獼猴桃”等產品新思路,為客戶定制不同檔次的產品。2016年1月至6月底,紅棗累計銷量達228075單,共計1140375斤。半年助力棗農家庭每斤紅棗增收0.5元,為其增收570000余元。如今,臨縣完全擺脫了紅棗滯銷問題,日銷量穩(wěn)定在15000斤左右。
夏季的云南,各色野生菌長滿山頭。以盛產松茸聞名于世的香格里拉產茸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由于松茸運輸途中極易損壞,松茸用戶對于快遞的服務質量和速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2016年7月,中通云南公司與東航云南公司展開合作,決定為松茸提供航空運輸定制化服務,并統(tǒng)一貼上生鮮標識,提示末端網點優(yōu)先派送,一定在承諾客戶的時限內到達目的地。該定制化服務方案,實現了省內地區(qū)當日達,廣東、上海、北京、成都等地次日達。據介紹,2016年采摘季,借助航空優(yōu)勢,通過云南公司運出的松茸總量達到5000余件(每件不超過3公斤),累計1萬多斤。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