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迎來近10年最大范圍調圖
5月15日,我國開始實施自2007年以來最大范圍的鐵路運行圖調整。各鐵路局因地制宜,統(tǒng)籌開行列車,并對現行線路作出優(yōu)化。
北京鐵路局:構建“軌道京津冀”新格局
本次調圖,是北京鐵路局管內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津秦高鐵等增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次調整。同時,為更好地服務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和滿足區(qū)域內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北京鐵路局還進一步對管內運行圖進行了調整和優(yōu)化,著力打造和構建“軌道京津冀”交通運輸網絡新格局。
增加京津冀區(qū)域內主要城市始發(fā)終到長途旅客列車。在進一步方便京津冀區(qū)域內人民群眾出行的基礎上,吸引全國客流“暢游京津冀”,如新增開行濟南西—天津西高鐵列車、石家莊—南通等方向長途快速列車等。
京津冀市域互通有環(huán)列。進一步溝通和增強京津冀之間的互聯互通,增加圍繞北京、天津、石家莊,貫通邯鄲、保定、唐山、承德等地級市的省際環(huán)形快速列車4對。
早晚高鐵“公交”化。進一步打造京津冀區(qū)域半小時和1小時交通圈,新增石家莊、定州東、保定東—北京西高鐵列車等,滿足早進京、晚返程廣大旅客工作生活出行需求。
長短結合站點多。特別是新增開行的北京西—貴陽北D939/40次動臥列車,中途經停高碑店東、保定東和石家莊站,全程運行時間12小時16分,比目前同方向直達列車在時間上縮短了14小時39分,調圖后首次開行貴陽方向夕發(fā)朝至列車,方便商務、旅游、探親旅客出行。
上海鐵路局:京滬增開“紅眼高鐵”
本次調圖后,上海鐵路局首次開通上海虹橋站至北京南站的“紅眼高鐵”列車,結束了上海至北京18時后無高鐵列車開行的歷史。此次開通的G8次列車于19時從虹橋站出發(fā),23時48分到達北京南站,并于次日返回,解決夜間出行帶來的困擾和不便。
由于夜間治安形勢復雜多變,旅客防范意識較低,上海鐵路乘警及時調整警力部署,抽調骨干民警進行全程添乘,嚴格列車車廂巡查清理。
另外,為更好服務中西部地區(qū)、助推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上海鐵路局大量增開區(qū)域地級城市始發(fā)終到普速列車,以及去往中西部地區(qū)方向的列車。
云貴川是寧波旅客重點出行的方向,但寧波站一直沒有開通昆明的直達旅客列車。本次調圖后,上海鐵路局增開寧波至昆明Z290/287次直達旅客列車1對,經滬昆、蕭甬線運行。
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被譽為“北上海”。調圖后,首次開行南通至南京、漢口、重慶等方向動車組列車,南通區(qū)域立體交通優(yōu)勢更加凸顯。
西安鐵路局:“一帶一路”貨運班列大幅增加
新圖實施后,陜西高鐵首次開行夜間動車,雙城生活越來越近。為保證夜間乘坐高鐵的旅客能及時換乘地鐵,西安鐵路局還與西安市政府協(xié)調地鐵延長開行時間,滿足旅客換乘需求。
寧西二線于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這次調圖,12趟列車由經由隴海線改為經由寧西線,一方面隴海運能緊張的現狀得到緩解,另一方面,寧西鐵路沿線山區(qū)百姓的出行條件得到改善。
而最受關注的變化,在于“一帶一路”貨運班列大幅增加。經由西安鐵路局開往阿拉山口的中歐班列增至21列;中亞班列增至16列。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經濟效應逐步顯現。
南昌鐵路局:助推“鐵旅”互動雙贏
調圖后,南昌鐵路局管內運行旅客列車達446.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282對,占比達63.1%。同時,首次開行南昌西至龍巖、贛州至深圳北的動車組列車,填補了在此前該區(qū)間內沒有直達動車的空白。
比如福州站,此次新增開40趟旅客列車,開行密度顯著增大,日開行195.5對旅客列車,創(chuàng)建站以來單日開行客車新紀錄。其中,合福高鐵自去年開通運營后,趟趟滿員。此次調圖,合福高鐵的運輸潛能進一步得到釋放,增開動車17趟,并將福州至婺源的G5216/5次動車延伸至黃山北站,確保游客玩得盡興、吃得開心。
在此基礎之上,南昌鐵路局將利用高鐵高速高效的時空優(yōu)勢和舒適體驗,助推旅游熱潮、吸引高鐵客源,實現“鐵旅”良好互動和雙贏。
哈爾濱鐵路局:首次與新、閩直通互連
十年路網規(guī)劃,哈爾濱鐵路局管內列車時速平均提升114%,到站覆蓋全國80%省市。龍江經濟的發(fā)展藍圖,正在兩條鋼軌的持續(xù)加速中徐徐展開。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