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百家爭鳴 資本狂歡逐漸催生新電商商業(yè)模式
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舶來的概念,中式“黑五”,與大洋彼岸的“黑五”關系并不大。
市場仍有待培育
洋碼頭和小紅書在“黑五”戰(zhàn)績頗豐。身為本次“黑五”主力推手,洋碼頭前期投放了數億元用于市場推廣及用戶補貼。小紅書在今年6月份之前還在低調經營社區(qū),下半年就迅速覆蓋了地鐵、電影院、電視廣告等。
僅一年之內,數家跨境電商獲得資本青睞。2014年12月,達令完成B輪融資,2015年1月,洋碼頭宣布B輪融資1億美元,街蜜3月獲百萬美元A輪融資,淘世界8月宣布完成B輪3000萬美元融資,蜜芽9月完成1.5億美金的D輪融資。
這也意味著,投資機構需要尋找合適的退出途徑,跨境電商希望在資本面前有所表現。
街蜜創(chuàng)始人王揚表示,與其說“黑五”現象反映了國內跨境電商的紅火勢頭,不如說大家更需要有“黑五”造勢,一起去努力營銷把市場抄大。
王揚坦言,2015年跨境電商其實沒有真的火起來,用戶面還比較窄,獲取成本遠遠高于傳統(tǒng)電商,因此“黑五”是一個吸引新用戶的好機會。曾碧波則表示,國人對海外商品的消費意識和需求還不成熟,需要用“大事件”來培育。
作為發(fā)軔較早的奢侈品電商,走秀網、第五大道等自詡為跨境電商的先行試水者,第五大道奢侈品網2009年一誕生便以跨境電商模式存在——當時國際品牌很難開放,針對缺少貨源,他們曾設立買手團隊到美國歐洲采購,后來這一方式被放棄。
孫亞菲稱,有些跨境電商目前已處于有些“癲狂”的狀態(tài),拿錢去燒,沖一個銷售,以吸引下一筆融資進來。她告訴記者,某電商曾以進貨價50%的價格銷售,完全不顧虧損。
走秀網高級副總裁牟清則對新京報記者稱,許多海淘還停留在“奶粉、尿布、刮胡刀、小電器”等“走秀4年前的水平”,“海淘網站有大量同質化商品,客單價低,所以非常需要補貼燒錢”。
模式之爭:要買手嗎?
奢侈品輕奢、標品爆款、新奇好物,貌似是現在消費者購買洋貨的幾大方向。真假難辨和售后服務缺失卻是共同的“痛點”。
“跨境采購供應鏈極長、速度慢,境外平行進口的品牌方不提供國內售后服務,用戶體驗差;若正規(guī)采購,價格上并無太大優(yōu)勢。個人代購不僅存在上述問題,且還可能出現假貨。”孫亞菲告訴記者,出于上述考慮,第五大道奢侈品網摒棄了買手模式,直接與品牌方對接。
牟清也表示,走秀網拒絕和個人代購合作,因為幾萬家?guī)资f買手在平臺上售賣,讓流程管控貨品檢驗變得不現實。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