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入股安迅物流 自建物流能否翻盤
國美8月16日發(fā)布公告稱,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與迅贏投資有限公司(Rocket Gain Investments Limited)訂立協議,收購迅贏投資19.5%股份,代價為5.85億元。交易完成后,迅贏投資將促使安迅物流委任1名國美零售公司提名人加入5名成員的安迅物流董事會。
公告中稱,此次交易中賣方“迅贏投資”為“國美零售控股股東黃先生(黃光裕)實益擁有之公司”,迅贏投資通過國美倉儲物流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控股的安迅物流擁有11間全資附屬公司,為全國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
目前,電商平臺自建或意向自建物流體系已不是新鮮事。從現階段來看,國美此舉或許是想加碼打造自營物流體系。
早在2015年,蘇寧物流就已公司化獨立運營,形成以選址、開發(fā)、建設為一體的物流資產運營與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全流程的物流服務運營相結合的物流全價值鏈。蘇寧物流目前主要服務于蘇寧自身的零售業(yè)務,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社會化業(yè)務。2017年,蘇寧云商收購了天天快遞,加速了自營化物流體系的建設。
京東也在2017年4月宣布成立京東物流子集團,將物流板塊獨立運營。2018年,京東還上線了快遞個人物業(yè),進一步與傳統(tǒng)物流企業(yè)競爭。根據京東2019年二季度財報顯示,以開放物流業(yè)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達到98%。
從國美近期動作來看,安迅物流的收購并不意外。國美近期正對內部架構進行相應調整,三月下旬以來,在人事方面也有部分變動,“家·生活”戰(zhàn)略不斷實施落地,所以入股安迅物流也是為了打造“新國美”。在安迅物流并購完成后,無論物流時效、服務水平,還是人員調配,國美的自營物流體系效率都會更高。
不過,從財務表現方面來看,安迅物流2017年稅前利潤4918萬元,稅后利潤4241萬元,而2018年安迅物流無論是稅前還是稅后利潤的下降了一半:稅前利潤2343萬元,稅后利潤1931萬元。
對此,國美解釋稱,從外部報表看安迅物流2018年的利潤比2017年減少,主因是其對于國美內部的業(yè)務采用的是平價的方式,并沒有按市場公允的價格進行收取費用,如果按市場公允價格進行收費,根據模擬審計結果,2017年凈利潤約為8498萬元,2018年凈利潤約為8844萬元。
按照國美方面的解釋,安迅物流2018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3.6%。無論是凈利潤出現下滑或是略微上浮,其不足一個億的體量,對于擁有百億現金的國美而言,貢獻度都是有限的。
國美自建物流所面對的外部環(huán)境也正在變得更加嚴峻。自從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投資控股了申通快遞,從此,占據快遞行業(yè)半壁江山的“四通”都歸入到了阿里巴巴的版圖。除此以外,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平臺菜鳥影響和聲勢日益壯大。
國美曾經的對手蘇寧最近幾年風頭正勁。截至一季度,蘇寧倉儲總面積964萬平方米,規(guī)劃2020年達到2000萬平方米;60000+物流節(jié)點,17000+干支線形成通達全國的物流網絡,售后服務網絡覆蓋全國98%的地區(qū)。
京東物流自去年推出個人寄遞業(yè)務后,其快遞業(yè)務便迅速擴張,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京東快遞上線同城送業(yè)務,增值服務也越來越多。
阿里、京東、蘇寧三大巨頭在物流領域發(fā)展速度很快,再加上他們自身的生態(tài)鏈和巨大體量的C端需求,未來物流領域是不是這三家主導尚不確定。但他們對物流行業(yè)的影響將是不可忽視的。國美自建物流的壓力,將會隨三家物流企業(yè)的壯大而愈發(fā)明顯。
在市場大蛋糕被各大巨頭瓜分殆盡之際,國美想要在自營物流體系上實現逆襲,短時間內難度較大。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