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配送市場“廝殺”,,順豐中通圓通韻達都動手了,!
今年春節(jié)開工后,,尤其從3月份開始,,除了二三線快遞“不太平”之外,,已經上市的幾家一線快遞巨頭,,也有一個“不約而同”的動作值得關注——
先是韻達被爆出其研發(fā)的同城即時配送平臺“云遞配”即將上線,。
云遞配的官方定位是打造智能化即時配送云平臺,。平臺吸納更多配送人員,、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及智能匹配等技術,打通同城物流供求信息渠道,,為發(fā)貨用戶提供誠信,、安全、便捷,、高效的發(fā)貨渠道,,實現一鍵發(fā)貨并解決最后1公里問題。
緊接著中通也被爆出已經在陜西西安上線新業(yè)務“City Express”,。顧名思義,,就是要做同城配送,主打4小時達,。
之后,,圓通B網各地招兵買馬、起網運營的消息更是不斷,。就在這兩天,,老鬼還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則江西南昌圓通B網的消息。在這則業(yè)務推廣信息中,,圓通B網的主打產品名稱也浮出水面——圓碩特快,。
順豐也沒有閑著,同樣也是這幾天,,一款名為“同城限時達”的服務正在北京進行著火熱的地推和宣傳,。
……
幾家快遞巨頭新業(yè)務的“共同點”一目了然——聚焦同城配送,限時達也好,,即時配也罷,,目標都是同城業(yè)務。
根據公開的報道和信息,,老鬼把上面提到的這四家快遞的“同城項目”開展情況做了一個表格,,對比如下:
業(yè)務名稱雖然各有不同,,但組織模式和市場定位卻基本一致,都是要在現有的業(yè)務網絡之外,,針對同城這個市場再起一張網,。前者我們通常稱之為A網或外網,后者的同城網則冠之以B網,。就目前幾家已經開始業(yè)務的快遞B網,,均獨立運作,定位高端,,以快時效,、高品質為追求。
大家為什么要扎堆做同城配,?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被媒體,、分析師和專家討論了很長時間,老鬼今天也來湊個數,,主要想表達以下三個意思——
1,、“孤立”和“切分”
有必要先厘清一下“同城快遞”這個概念。根據國家發(fā)布的《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同城快遞”的官方定義是“寄件地和收件地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同一城市的快遞業(yè)務”,。
雖然這是一個很寬泛的界定,但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也沒覺得有什么局限,。直到最近幾年,電商O2O出現后,,本地生活這座大富礦更是被各路創(chuàng)業(yè)者們持續(xù)挖掘,,各種新商業(yè)模式層出不窮,最具代表性的是外賣服務,、眾包物流,,閃送、點我達等即時配送,,以及新零售變革下帶來的新物流(盒馬鮮生等),。此外,電商配送中特有的“倉配一體”(落地配)也屬于同樣的范疇,。
綜上,,如果我們還用“同城快遞”來統(tǒng)籌這些業(yè)務,,它就像是一個外延越來越大的集合,電商(平臺型,、O2O),、本地生活服務(外賣)、新零售(盒馬)等新模式下催生的眾包物流,、即時配送等等都是這個集合中分化越來越清晰的子集,。子集之間有的有交集,有的沒有交集,。
對傳統(tǒng)快遞們來講,,這些新出現的“子集”意味著什么?兩方面:一個是新業(yè)務,,集合變大了,,新的市場需求必然帶來更多的業(yè)務,此為機遇,;另一個則是威脅,在業(yè)務交集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傳統(tǒng)快遞的部分同城業(yè)務不可避免的被新業(yè)態(tài)搶食,此為挑戰(zhàn),。
電商倉配一體模式下,,全程全網的快遞模式開始被切分成以大區(qū)和城市為單元的大型落地配;本地生活服務和新零售崛起的趨勢下,,“倉配一體”又向著更小的單元演化,,三公里生活圈催生的“半小時達”等分鐘級配送…同城快遞就這樣被新業(yè)態(tài)們一點點“孤立”和“切分”。
2,、“即時配”&“新物流”
正在被“孤立”和“切分”的同城快遞必然將迎來一場大的變革和重構,。快速崛起的“即時配送”和“新物流”就是其中的代表,。
以閃送,、人人快送、新達達,、餓了么(蜂鳥),、美團外賣等為例,它們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分享經濟思維并通過眾包模式提供“P2P直送”的同城即時配送服務,。
該類企業(yè)主打短距離(5公里內)、高時效(0.5到2小時)的配送,,滿足了消費者在同城多元場景下對即時性,、便利化需求。所承接(配送)的物品也從開始的單一品類逐步拓展到生活全品類的趨勢。目前,,這些搶食者主要布局國內一二線城市,,但未來不排除拉長戰(zhàn)線陣地。
另外,,從同城即時配送領域訂單規(guī)模來看,,根據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99%,,2016年下半年同比增長255%,,2017年上半年則同比增長365%。顯然,,2015年以來,,我國同城即時配送行業(yè)訂單量保持高速迅猛增長,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傳統(tǒng)同城快遞業(yè)務,。
▲2015-2017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yè)訂單規(guī)模(單位:億件,,含外賣);數據來源: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
同城即時配送訂單平均客單價也明顯高于傳統(tǒng)同城快遞,。根據2017年全國同城快遞業(yè)務量與業(yè)務收入數據得出平均每票快件僅約為8元,;而多數即時配送企業(yè)“起送價”在10元以上(閃送為16元,人人快送為15元),,并根據配送距離,、物品重量、服務時間段有所溢價,。兩者客單價差值較為明顯,,說明同城高時效配送的產品附加值更高。
新物流對應的是新零售,,“人貨場”的重構離不開物流與配送的升級或者說創(chuàng)新,。以盒馬為例,線下門店“店倉結合”打造的“3公里30分鐘送達生活圈”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樣板,。前段時間,,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明確表示,接下來要在物流領域開辟新賽道,,加速新零售物流一體化,。
何為“新賽道”?盒馬30分鐘觸達的生活圈是其一,,天貓超市通過連接便利店,、門店以及末端快遞網點(包括驛站)等資源實現生鮮商品下單后的1小時達和兩小時達是其二。
3,、“攻守道”
在上述提到的行業(yè)格局和種種新趨勢下,,傳統(tǒng)快遞們不可能感受不到來自市場的壓力,。
在談及為何成立同城配送項目時,陜西中通的負責人黃利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達了這種憂慮,。他說,,在目前的傳統(tǒng)快遞業(yè)務中,以西安為例,,同城業(yè)務近幾年在不斷縮減,,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第三方同城配送企業(yè)的崛起分食了一部分市場,二是傳統(tǒng)快遞對待散件市場的態(tài)度導致客戶不斷流失,。
基于這個邏輯,,傳統(tǒng)快遞巨頭們爭相布局B網絕非一時興起,而是立足未來的“攻守道”——攻是立足市場,,順勢而為,;守是自我變革,求變創(chuàng)新,。在即時配送和新物流的格局還沒有穩(wěn)定下來的時候,,在機遇多于挑戰(zhàn)的窗口期,退可守,,進可攻,。
觀察一下快遞巨頭們的“攻守道”,還有一個共同的細節(jié)值得關注——都選擇了從局部(某一個省份或城市)試點的方式布網或者開展相關業(yè)務,,即便動靜最大的圓通,至今仍沒有正式的“官宣”,,而是暗中布局,。
小步慢跑,快速迭代,,把試錯的代價降到最低,,這種“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謹慎作風,,還是值得鼓勵和期待的,。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