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剝離估值460億的京東金融 或將分拆上市
在2016年初的公司年會上,京東集團(JD)董事長兼CEO劉強東曾放言要在“未來三到五年,除了集團在美國上市之外,打造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他說,“希望多幾家上市公司能夠多給我們兄弟們多一些期權的機會”,并指“從京東金融開始,每個未來上市的公司,集團都會拿出這個子公司大量的原始股發(fā)給大家“。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在11月15日,京東在發(fā)布公司3季度報告的同時宣布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的股份。京東稱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yè),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yè)務,并更好地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
京東集團于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京東金融體系,目前已建立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以及證券等七大互聯(lián)網金融業(yè)務板塊。2016年初引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的第一輪10億美金融資后,京東金融總估值為466.5億人民幣。
據目前初步計劃,本次交易后,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京東集團將從參與交易的投資人獲得按市場公允價值計算的現(xiàn)金對價,并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xiàn)累積稅前盈利后,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jiān)管法規(guī)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重組如能順利完成,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
劉強東仍將掌控京東金融。公告顯示,劉強東預計將參與此次交易,按照和其他待確定第三方投資人一致的市場公允價格購入京東金融少數股份,其它參與交易的投資者預計會認購更高份額的股份。但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以及通過投票權委托或其它安排獲取的員工和其他投資人的投票權,劉強東預計將擁有京東金融多數表決權。
上述表述中“安排獲取的員工和其他投資人的投票權“和劉強東年初的表態(tài)也高度一致。在2015年初,市場曾多次流傳京東金融擬2017年于A股戰(zhàn)略新興板上市;若無法滿足A股上市條件,不排除赴海外上市可能;若5年內未能完成合格IPO上市,保底是大股東京東集團回購條款。當時京東集團表示“不予置評”。
在2014年時,劉強東曾表示京東預計10年后70%的凈利潤來自金融業(yè)務,對京東金融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剛剛結束的今年“雙11”中,京東稱雙十一單日京東白條用戶同比增長800%,占商城交易額比例同比增長500%,白條客單價達800元,白條分期客單價達1500元;京東“買貴管賠價保險”上線2天,日均保單量已突破200萬單;供應鏈金融業(yè)務旗下的京保貝、京小貸等融資產品提供了為中小企業(yè)提供的75億元融資支持,用于緩解商戶雙11的備貨壓力。
從某些角度看,網購交易方面的激烈競爭外,阿里與京東的互聯(lián)網金融業(yè)務也在強勢競爭。京東金融全面對標阿里系的螞蟻金服,業(yè)務條線非常類似,如京東白條對應螞蟻的“花唄”,供應鏈金融對應螞蟻的小貸業(yè)務。
本次剝離京東金融難免會讓人想到阿里巴巴剝離阿里金融(現(xiàn)更名為“螞蟻金服”),另一個巧合是,馬云在雙十一前夕接收采訪時曾表示,螞蟻金服或將根據經濟形勢擇機上市,此后阿里帝國中將實現(xiàn)大飛躍。資料顯示,螞蟻金服實際注冊用戶已經超過4.5億,其估值約600億美元,近期也有消息稱,螞蟻金服已經在籌備在香港上市,但尚未獲得證實。
京東今日公布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為人民幣607.26億元(約合91.06億美元),同比增長38%;料今年第四季凈營收在750-775億元。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