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快遞無人機政策不一 技術仍待完善 全面“實戰(zhàn)”尚需時日
2015年,,電子商務的繁榮帶動全球包裹業(yè)務量增長了6.7%,。這一態(tài)勢還將維持一段時間,。持續(xù)增長的業(yè)務量倒逼寄遞業(yè)擴大產能,。然而,在勞動力成本高企的時代,,許多國家的快遞人員十分緊缺,,一度成為“搶手貨”。就在此時,,無人機送快遞開始從概念逐漸轉變?yōu)楝F(xiàn)實,,使快遞投遞方多一種選擇。然而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快遞無人機注定也要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前景:可運用于更多環(huán)節(jié)
無人機投遞快件并不是一個新課題,。早在2013年,亞馬遜宣布啟動Prime Air無人機項目,。隨后,,全球寄遞行業(yè)中刮起了一陣無人機“熱”潮,。許多郵政運營商和民營快遞企業(yè)紛紛致力于此,如德國郵政,、瑞士郵政、聯(lián)合包裹,,以及中國的順豐和京東等企業(yè),。它們中有的正在進行無人機快遞的相關測試,有的已經開始在日常服務中加以運用,。
歐洲的郵政運營商已充分意識到由無人機快遞所帶來的機遇,。瑞士郵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項目經理雅尼克·米施勒表示:“在城市中,由快遞員派發(fā)快遞仍然是非常高效的,,但瑞士有很多山區(qū)和農村地區(qū),,使用無人機進行投遞,將節(jié)省很多時間和成本,。瑞士郵政從2015年開始測試無人機快遞,,并取得了很大進展,預計無人機在今年就能正式運用于投遞服務,。”
據了解,,瑞士郵政已經與美國無人駕駛飛機制造商Matternet聯(lián)手,打造出一款輕型無人機,。這款無人機能攜帶1公斤以下的小型包裹,,在脫離人工操控的狀態(tài)下飛行10公里以上。米施勒評論稱:“公司所有的無人機都是全自動的,。它不僅能夠省去一名操作者,,還可以避免人為錯誤。公司目前正在計劃延長無人機的飛行里程,,使其達到30公里,。”
米施勒認為,除了“最后一公里”服務,,無人機還可在其他環(huán)節(jié)派上用場,。例如利用無人機將貨物在公司內部的倉庫之間進行運輸。當然,,這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實踐經驗,。
政策:美歐兩地大不同
在投遞領域,省時又省力的無人機進入實戰(zhàn)還需經過幾道關卡,。
近日,,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出臺了關于小型無人機的監(jiān)管規(guī)定,允許使用小型無人機進行以教育和科研為目的的低空飛行,,但不得在人群上方或是操作者視距之外飛行,。這意味著無人機快遞在美國將受到限制,。
面對政策上的不利,無人機快遞項目的“始作俑者”——亞馬遜當即轉變思路,,見縫插針,,在全球無人機監(jiān)管較為寬松的國家和地區(qū)開展研究和測試項目。亞馬遜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保羅·米塞納表示:“公司在美國市場之外的其他國家首先推出Prime Air無人機投遞服務是完全可能的,。”
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歐洲很可能會成為亞馬遜無人機送貨服務的正式“首飛”之地。在政策上,,法國對無人機的飛行測試較為寬松,,允許無人機在操作者視野之外飛行。瑞士,、德國,、英格蘭和愛爾蘭等國,也在積極推動無人機在更廣的領域中應用,。
芬蘭郵政包裹和物流服務高級副總裁尤卡·羅森伯格說:“是否能在城市地區(qū)看到無人機送貨,,肯定將取決于法規(guī),公司相信政府會認真考慮,,并最終給予支持,。”米施勒也信心滿滿地表示,瑞士聯(lián)邦民航局在思想上很開明,,此前雙方就無人機快遞測試項目進行了多次討論,,他們給出的答復是,只要符合相關要求,,無人機在城市上空飛行是不會被禁止的,。
除了歐洲國家,日本今年也在東京附近的千葉市完成了無人機送貨測試,。米塞納稱,,亞馬遜已經就Prime Air項目與日本方面在進行商討。
安全:天氣因素不可忽視
除了政策因素外,,無人機投遞的安全問題也不可忽視,。其中,天氣等不可抗因素給無人機的安全飛行帶來很大挑戰(zhàn),。
今年1月,,由于受糟糕天氣的影響,DHL被迫取消了其Parcelcopter(包裹直升機)2.0的媒體演示,。據悉,,Parcelcopter項目的首次飛行是在2014年12月,一架無人機成功從德國北部城市諾頓將包裹運送到北海的于斯特島,,全程12公里,。
芬蘭郵政也于去年9月在赫爾辛基啟動測試無人機投遞包裹項目,,希望以此拓展商業(yè)包裹投遞的新領域。在此次測試進行前,,芬蘭郵政獲得了芬蘭交通運輸安全機構的批準,。芬蘭郵政表示,城市聚集區(qū)的居民對無人機投遞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除技術因素外,,嚴格的培訓和詳細的操作方法是確保飛行安全的重要前提。天氣因素也對此次測試有所影響,。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