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糾紛貨物丟損冒領占八成 貨物價值成索賠焦點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慶假期是網絡購物的高峰,,這對快遞行業(yè)來說又是一個考驗,。
數據顯示,伴隨我國快遞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部分快遞公司由于經營管理方面的不規(guī)范,,導致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丟失、毀損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由此產生的糾紛也呈多發(fā)態(tài)勢,。
今年5月份,上海的李先生委托親戚從老家陜西省安康市郵遞了幾盒當地產的茶葉,,但卻遲遲沒有收到,。
李先生說一個月的時候沒收到,自己在網上查,。貨物是在西安市中轉,,但在西安出發(fā)點之后就沒有下文了。家人去發(fā)貨點去看,,得到的答案是這個商品在路上丟掉了,。
價值近千元的貨物不翼而飛,這讓李先生感到不可理解,。隨后,,李先生開始向快遞公司索賠。
李先生說自己就一直問,,但對方服務態(tài)度就很差。“這個你推,,那個他推,,拖了兩三個月。因為快遞點是私人承包的,,承包點的人給了我們四百塊錢,,就相當于補償。”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王國才介紹,,該院近幾年審理的涉及快遞公司運輸合同糾紛的二審案件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2013年共33件,去年35件,,而今年截止到8月份就已經達到了35件,。
今年這些案件中,消費者因貨物丟失,、毀損或被他人冒領而起訴的就占了八成,。
王國才介紹有些快遞公司的快遞人員,,在送貨地點的選擇上較為隨意。有的就直接把貨物送到收貨人的家門口,,但是沒跟收貨人說,,也會造成貨物的丟失。
王國才說,,不少寄件人和快遞公司對郵單的填寫過于簡單,,貨物一旦丟失、毀損后,,貨物的價值通常會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如果寄件人無法證明貨物的價值,很可能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據國家郵政局此前公布的數據,,截止今年8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累計完成117.9億件,,同比增長四成多,。為避免糾紛,二中院建議寄件人應盡可能選擇商業(yè)信譽好,、管理規(guī)范的大型快遞公司,,在寄件時詳細填寫貨物的名稱、數量,、價值等信息,,對于價值較大的貨物,應主動投保,。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