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心聲:快遞社區(qū)自提點請規(guī)范些
筆者是個瘋狂的 “剁手族”,,常常網購各種生活用品,。由于工作的關系,,時常是網購快件到了家門口,,但筆者還在下班路上。于是,,快遞員有時會先告知,,將包裹存放至社區(qū)超市自提處,但這之后在物流信息上便會顯示“已簽收”,,而這個簽收人通常是陌生的名字,。待筆者下班后去取時,被自提處工作人員告知自行查找,,然而,,有時卻遇到找不到快件的情況。
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接到快遞員的電話時,被告之快件放在社區(qū)自提處,,心里就會忐忑:我的快件幾點會送到那里,?外包裝是否完好?里面東西有無損壞,?會不會被別人錯拿走,?為方便生活,社區(qū)自提處常常設在社區(qū)內的超市,、電話亭、菜市場,、房屋租賃等小型的商業(yè)店面,,這些地方進出人員混雜,缺乏登記手續(xù),,忙中出錯,,問題多多。
像社區(qū)自提處幫消費者代收包裹,,便被視為已簽收就很典型:簽收人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個人可能是快遞員,可能是超市工作人員,,也可能是杜撰的人員,,消費者不得而知,萬一丟件了,,找誰去要呢,?而在消費者去取件時,又被告知自己找就可以,,找到了也不經過任何登記程序,,僅支付0.5~1元即可拿走,萬一拿錯別人的件呢,?
由此,,社區(qū)自提處的包裹保管服務亟待規(guī)范和提升。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有以下三點建議:
其一,,社區(qū)自提處代收可視為已簽收,但不妨多一道程序,,在物流信息上標明情況,,讓消費者知道快件的實際位置 (最好安置快遞自提柜)。
其二,,經多次詢問,,筆者得知自己快件上的陌生簽收人常常為快遞員為方便而杜撰的虛擬名字,這種做法不可行。不存在的人名,,如何保證安全,?應簽署快遞員或者自提處工作人員的名字,真實有據,。
其三,,領取快件,需要身份驗證,、專人管理,,在確認是本人或家人、朋友后,,要登記電話,、姓名、領取時間,,確??旒话踩I走,以杜絕錯領等現象發(fā)生,。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