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快遞解讀:小圈子里的大賽場
雖然“立秋”已過,但是“秋老虎”肆虐下的北京城,依然熱得讓人難以忍受。
校園快遞:小圈子里的大賽場
8月14日上午8點半左右,北京師范大學南門前的人行道上,只有兩三家快遞公司在此“擺攤”,這與記者想象中的“熱鬧”場景,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差。
一名自稱來自韻達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解開了記者的疑惑,“這不是放假了嘛!網(wǎng)購的學生少了,就沒有那么多人了!”
廂車、人力三輪車、電動車橫七豎八停靠路邊,各種各樣的包裹,散亂地堆放在地上,學生彎著腰,有的詢問快遞員是否有自己的包裹,有的索性直接尋找著自己的包裹……“在校園外擺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現(xiàn)在很多高校都不允許快遞員進入校園派件。”上述韻達快遞員一臉無奈地說。
規(guī)范運營 降本增效
與露天作業(yè)飽受風吹日曬之苦的韻達快遞小哥相比,圓通速遞北師大站點負責人曹中希則幸福得多。
“我們是2012年與北師大后勤部門合作,在校內(nèi)租用一個30多平方米的房間,作為校園快遞服務站,以滿足在校師生以及家屬的收發(fā)包裹的需求。”曹中希告訴《現(xiàn)代物流報·快遞專刊》記者。
由于正值假期,曹中希所在的站點與往常相比冷清了許多。站點內(nèi),兩個貨架上零散地放著各色的包裹。“這些都是未取的包裹。”曹中希介紹說,站點配有七個專職快遞員,三個負責按照面單上的聯(lián)系方式以短信形式通知收件人,四個負責上門收派包裹。在電商促銷等活動期間,還會招聘一些兼職快遞員。
曹中希告訴記者,學生在校期間,他們一天平均的派件量在六七百票左右,收件量在兩百票左右。在“雙11”等活動期間,票件量會翻上一倍,達到1500~1700票……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