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激烈角逐 藍海半年驟變紅海
本已如火如荼的跨境電商再迎一大波政策利好,。6月,,中韓,、中澳自貿協(xié)定先后簽訂,,加上之前落地的化妝品進口稅下調等政策,跨境已經成為電商行業(yè)最熱的主題,。帶來的一個后果是大大小小的電商,、傳統(tǒng)零售商甚至服裝企業(yè)都紛紛開始炒作“跨境電商”概念。一位業(yè)內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本來的藍海短短半年已成為紅海,。”
“許多跨境電商并沒有真正建立供應鏈能力,。”業(yè)內專家認為,隨著亞馬遜中國,、京東和少數(shù)細分領域領先者加速在海外加速圈攏供應商資源,,行業(yè)之間的整合大幕即將開啟。
半年過去藍海泛紅
就在今年年初,,最早在國內電商行業(yè)確立跨境電商策略的亞馬遜中國總裁葛道遠還信心滿滿地表示:“跨境電商是新藍海,。”短短半年時間過去,,這個藍海已經泛紅。
大的平臺如天貓國際,、京東,、亞馬遜中國和蘇寧等自不用說,在細分領域則涌現(xiàn)出了以走秀網,、網易考拉,、蜜芽寶貝等一大批電商平臺。而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也紛紛把跨境電商看作是一個新的增長機會,,廣州本地的廣百,、摩登百貨,重慶的重慶百貨等無不在跨境電商領域有所布局,。
上述本來或在流量,、或在供應鏈上具備優(yōu)勢的零售企業(yè)進軍跨境電商行業(yè)并不讓人意外,但一大批上市公司也紛紛給自己貼上跨境電商的標簽則難脫炒作概念之嫌,。在萬得“跨境電商”概念板塊中就包括了多達18家上市公司,。除了蘇寧云商等零售企業(yè)外,,還包括以奧康國際,、森馬等為代表的鞋服企業(yè),甚至連生意寶,、瑞茂通等主打大宗商品交易的平臺也歸入其中,。
仍然不斷有電商和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本來生活原本是生鮮電商,,日前也宣布進軍跨境母嬰商品領域,;另有眾多處在初創(chuàng)階段如“小紅書”、“海蜜”等小型電商獲得資本的青睞,,時不時就有某家跨境電商獲得千萬天使融資的新聞冒出來,。
“毫無疑問存在過熱的現(xiàn)象。”國內某大型電商內部人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進口商品少得可憐,,一些甚至純粹是代購平臺,也敢叫自己是 跨境電商 ,。”
巨頭加速海外圈地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在海外優(yōu)質商品的供應鏈能力,但不是每一家企業(yè)都能獲得國際品牌商的青睞,。
6月29日,,繼法國館、韓國館,、日本館陸續(xù)上線后,,京東“澳洲館”又緊鑼密鼓地上線,。同一天,亞馬遜中國也宣布與美國亞馬遜全面打通,,美國亞馬遜上25個品類齊聚亞馬遜中國“海外購”,,商品數(shù)量已經由10萬激增到300萬。未來更多美國中小企業(yè)商品將通過亞馬遜中國銷往內地,。
跨境電商細分領域的領先者也在加速到海外圈攏國際資源,。6月初,主要銷售國際品牌服裝箱包的走秀網CEO紀文泓以及負責海外招商的高級副總裁牟清,,前往意大利召開供應商大會,。紀文泓說:“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意大利當?shù)厣碳覍ι暇€走秀網產生了興趣。”主打母嬰和美妝品類的網易考拉則把目光瞄準了韓國,。同樣在6月初,,網易CEO丁磊帶著考拉海購的團隊前往韓國,和近10個美妝品牌進行深度合作,。
與上述跨境電商直接建立海外商品供應鏈不同,,許多小型跨境電商均采取和傳統(tǒng)進口貿易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商品的拓展,這使得不少跨境電商并沒有展現(xiàn)出應有的價格優(yōu)勢,。紀文泓說:“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才能保證更大的供應折扣。”
銷售模式更多選擇自營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是,,在跨境電商的銷售模式上,,“自營”的比例正在逐漸提高,相對于前期僅僅是吸引品牌商到平臺上入駐,,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開始側重于直接和海外品牌達成采購合作,。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牛英華把海外購上300萬的海量選品比作一個釘子的“面”,而把精選的約20萬進口直采的部分比作釘子的“尖”:“釘子的面上是海外購各色的產品,,消費者想要什么都找得到,,而釘子的尖是直采商品,是最有效地深入到生活當中的,。”
京東,、網易的做法也類似。無論是在法國還是澳洲,,京東都選擇了如奔富等知名紅酒品牌進行直接采購合作,,以繞過國內的紅酒貿易公司;而和網易進行直接合作的韓國化妝品品牌數(shù)量也接近30個,。
在供應鏈一向封閉的奢侈品領域,,跨境電商的發(fā)展也在打破奢侈品牌的舊有觀念。走秀網CEO紀文泓介紹說,,有別于海外個體的零星代購模式,,走秀網只與歐美知名企業(yè)合作,,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以保證更大的供應折扣和價格優(yōu)惠,。其中深入合作的海外商家數(shù)量超過600家,,獨家合作近200家。即便加上國際運費和關稅,,超過80%的商品低于香港零售價,,65%的商品低于美國和英國零售價。他說:“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正在找上門來談合作,。”
政策東風下的洗牌預期
由于跨境電商和海外品牌合作的深入,,國內的零售商們正在感到越來越大的價格壓力。今年年初,,香奈兒等不少奢侈品牌已經開始在國內調低零售價格,;而近日,雅詩蘭黛等眾多化妝品品牌也開始調低零售價,。另外,,在進口奶粉、紙尿布等領域,,零售價格也在逐漸走低,。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6月初,,我國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同在6月,,中韓、中澳自貿協(xié)定也先后敲定,。這為國內零售商進口國際商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盡管相關政策同時對傳統(tǒng)貿易商和跨境電商都有利好,但成本更低的跨境電商卻因此獲得更多的成本優(yōu)勢,。
一方面,,跨境電商的飛速發(fā)展仍在沖擊傳統(tǒng)的進口貿易和海外代購,另一方面,,不同的跨境電商平臺之間也在不斷掀起價格戰(zhàn),,激烈地角逐。“飛速發(fā)展過程中行業(yè)正迎來洗牌,。”廣東省網商協(xié)會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分析,。
前瞻研究院分析報告認為,,總體講,跨境電商行業(yè)前景看好,,但進入門檻也在提高,,創(chuàng)業(yè)者和小型電商都必須思考如何在混戰(zhàn)中存活。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