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延伸的5種情況
成功的品牌延伸,重要的不是延伸品牌的知名度,而是延伸品牌的心智資源,。

品牌延伸的本質(zhì)
首先,,品牌延伸的本質(zhì)是什么?品牌延伸的本質(zhì),,是通過稀釋心智資源,,來換取市場份額。
比如,,云南白藥通過稀釋“止血”的心智資源,,先后延伸出“云南白藥創(chuàng)可貼”、“云南白藥牙膏”,,換取了在創(chuàng)可貼市場,、牙膏市場的市場份額,并且都獲得了成功,。
小米手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直銷,,建立了“高性價比手機”的認知。當它延伸出小米電視,、小米平板,、小米移動電源時,,就是通過稀釋“高性價比手機”的心智資源,為這些產(chǎn)品也打上了“性價比”的標簽,,從而換取其它品類的市場份額,。
成功的品牌延伸,重要的不是延伸品牌的知名度,,而是延伸品牌的心智資源,。
“云南白藥”做洗發(fā)水行不行?不行,,因為在顧客的認知里,,云南白藥是“止血”的代名詞,而洗頭發(fā)不需要“止血”,。霸王洗發(fā)水做涼茶行不行,?不行,因為在顧客的認知里,,霸王是“中藥防脫”的代名詞,,是“不能喝的東西”。瀘州老窖做香水行不行,?不行,,因為在顧客的認知里,瀘州老窖是白酒,,是喝到肚子里的,,不是灑在衣服上的。
品牌延伸的前提
從認知上看,,品牌延伸存在一種“蹺蹺板效應”,,造成顧客的認知混亂;
從競爭上看,,品牌延伸存在一種“橡皮筋效應”,,讓你的品牌變得虛弱。
認知很重要,,但競爭才是關鍵所在,。如果沒有競爭,你可以隨便延伸,。因為顧客沒有替代選擇,,就算顧客對你的品牌認知混亂,他也只能選擇你的品牌,。
一旦有競爭參與,,品牌延伸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因為當顧客面臨替代選擇的時候,,他會優(yōu)先選擇專家品牌,。
實際上,,品牌延伸或拓展品牌資產(chǎn)還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值得鼓勵的,。但它必須滿足兩個小小的前提:1,、競爭對手很虛弱;2,、競爭對手很愚蠢,。
競爭對手很虛弱:沒有專家品牌
品牌延伸就像戰(zhàn)爭中的“分兵”,你的兵力分散度,,取決于競爭對手的兵力集中度,。
娃哈哈在果奶取得成功后,延伸出娃哈哈純凈水,,獲得成功,。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當時的中國市場遠不夠成熟,,純凈水市場尚未出現(xiàn)全國性領導品牌,這就給娃哈哈的品牌延伸帶來很大的機會,。
很多公司認為自己是一個人在下棋,,金角銀邊草肚皮,想點哪里點哪里,。的確,,在沒有其它品牌或者沒有強勢品牌的市場上,,你可以想點哪里點哪里,。但是,一旦出現(xiàn)強勢的競爭對手,,就麻煩了,。
健力寶原本是“運動飲料”的領導品牌,但它將太多精力放在各種飲品上,,佳得樂就侵蝕了它的大本營,。
春蘭原本是空調(diào)的領導品牌,但它將精力分散到摩托車,、汽車上后,,格力就取代了它的領導地位。
每次,,勝出的專家品牌,,在延伸成為通才型品牌后又會輸給專家型品牌。
有時候,,品牌延伸確實會帶來增長,。你通過把品牌擴張到更多的市場領域中以擴大銷售,,因此你得出了結論,是品牌延伸起了作用,。實際上,,這種結果所能證明的只能是競爭對手的虛弱。
美的延伸到微波爐成功了,,能證明是品牌延伸起了作用嗎,?能證明的主要是格蘭仕的虛弱。格蘭仕曾經(jīng)幾乎是微波爐的代名詞,,但它先后推出空調(diào),、冰箱、洗衣機,、小家電等產(chǎn)品,,品牌越來越大,卻變得越來越虛弱,,給了美的趁虛而入的機會,。
競爭對手很愚蠢:模仿領導者的做法
有時候品牌延伸能夠成功,不是因為競爭對手很虛弱,,而是競爭對手很愚蠢,。
當領導品牌通過品牌延伸,在人們心智中的清晰認知逐漸失焦,,印象嚴重渙散,,很多競爭對手卻沒有充分利用這一戰(zhàn)略機會,反而紛紛模仿領導者的做法,,進行品牌延伸,,認為它既然是領導者,其行為肯定就最有效,。殊不知,,正是跟進品牌的追隨戰(zhàn)略,強化了領先者的領導地位,。
康師傅為什么能在方便面與茶飲料中同時成功,?除了它是這兩個品類的開創(chuàng)者以外,還有一點就是主要競爭對手“統(tǒng)一”也是延伸品牌,。彼此都呈兵力分散的態(tài)勢,,半斤對八兩,因此能達成一種均勢,。一旦其中一方開始集中,,就可以打破這種均勢。
金霸王為什么能在堿性電池和鋰電池中同時成功,?除了它是堿性電池的領導品牌以外,,還有一點就是,,當金霸王延伸出鋰電池的時候,堿性電池第二品牌“勁量”模仿了金霸王的做法,,同樣采取了品牌延伸策略,,推出了勁量鋰電池。,。
當一群老品牌在新品類上展開競爭時,,誰會笑到最后?當然是老品類的領導者,因為當大家都是老品牌的時候,,優(yōu)勢又回到了領導者一邊,。
如果競爭對手不那么愚蠢,它就會在你進行品牌延伸的時候,,采取聚焦,。在方便面領域,同樣是藤椒牛肉面這個產(chǎn)品,,康師傅繼續(xù)采取品牌延伸的策略,,推出“康師傅·藤椒牛肉面”;統(tǒng)一不再進行品牌延伸,,而是取名為“藤嬌”,,推出“藤嬌·藤椒牛肉面”。從長期來看,,在藤椒牛肉面這個品類上,,誰會占到上風?無疑是獲得心智力量加持的“藤嬌”品牌,。
可以進行品牌延伸的5種情況
圍繞“競爭”這個核心前提,,在這5種情況下,企業(yè)可以考慮進行品牌延伸,。
如果你銷售的是弱勢品類,,可以進行品牌延伸
什么是弱勢品類,?就是那些低關注度,、低參與度的品類,比如菜刀,、筷子,、拖把。對這類產(chǎn)品,,潛在顧客沒有太大的興趣,,關注的通常也是產(chǎn)品本身的功能價值,做出購買決策時十分快速,,不會貨比三家,。
弱勢品類不是不能產(chǎn)生強勢品牌,,但有難度。一方面,,弱勢品類的市場體量小,,難以養(yǎng)活一個龐大的企業(yè)。另一方面,,在弱勢品類中,,顧客愿意隨意買下一個豌豆罐頭、一把剪刀,、一個勺子,、一個玻璃杯,而對其品牌沒有固定的偏好,。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知名品牌都比任何一種不知名的品牌要賣得好,品牌知名度本身就是競爭優(yōu)勢,。這時候,,一個知名品牌適當往弱勢品類里延伸一下,或者為多個弱勢品類建立一個知名品牌,,就能夠產(chǎn)生競爭優(yōu)勢,。
比如,良品鋪子為金針菇,、魚仔,、豆干這樣的弱勢品類建立強勢零食品牌;名創(chuàng)優(yōu)品為耳機,、充電器,、抱枕這樣的小商品建立的精選渠道品牌。三只松鼠為松子,、碧根果,、核桃仁等眾多堅果品種建立強勢堅果品牌;哎呀呀為發(fā)卡,、吊墜,、手鏈等眾多小飾品建立強勢小飾品品牌。
再比如,,火鍋底料是弱勢品類,,難以產(chǎn)生強勢品牌,這就給了海底撈延伸出“小包裝火鍋底料”的機會,。因為海底撈的心智資源是“正宗四川火鍋”,。潛在顧客會認為,既然海底撈代表了正宗四川火鍋,那么它的火鍋底料應該也不錯,,能夠贏得顧客的優(yōu)先選擇,。
如果你想打造“低端品牌”,可以進行品牌延伸
在《茅臺,、百度,、娃哈哈都曾掉過的品牌大坑》一文中,我們提到品牌延伸會產(chǎn)生“低端化”效應,,因為它讓品牌淪落為一個名字的空殼,。
延伸品牌康師傅、娃哈哈均推出了礦泉水,,它們有可能成為高端的礦泉水品牌嗎,?在農(nóng)夫山泉、怡寶這些專家品牌面前,,絕無可能,。康師傅,、娃哈哈礦泉水只能作為低端品牌填補專家品牌留下的市場空白,。
金龍魚可以成為高端食用油嗎?不可能,。從1991年開始,,金龍魚一直在做食用油,幾乎成為專業(yè)食用油的代名詞,。但從2009年開始,,金龍魚從食用油延伸到大米、面粉,,想做“米面油”的大品牌,,結果自然就是推動金龍魚的低端化。
恒源祥可以把它的品牌延伸到毛巾品類,,但“恒源祥毛巾”絕對成為不了高端毛巾,。要成為高端毛巾,就有必要為毛巾建立一個專業(yè)化的品牌,。比如中國的“愛生活毛巾”,,訴求“來自長絨棉之鄉(xiāng)阿瓦提”。盡管它目前的銷量可能不大,,但有可能成為高端的毛巾品牌,,并隨著人們的消費升級,銷量水漲船高,。
小愛音箱是第一個進入心智的音箱,有潛力成為高端的音箱品牌,。但小米把小米標志延伸到了小愛音箱上,,小愛音箱就被打上了“性價比”的標簽,,從而喪失了成為高端音箱品牌的潛力。
市場需要高端品牌,,也需要低端品牌,。如果你不想打造高端品牌,擺脫價格競爭,,就可以考慮用品牌延伸來拓展低端市場,。
如果新品類沒有未來,可以進行品牌延伸
一個品類要發(fā)展壯大,,需要一個獨立品牌的引領,。相反,品牌延伸會遏制品類增長潛力,,扼殺新品類的分化,。
在美國,淡啤曾經(jīng)是一個品類機會,。然而,,啤酒領導品牌百威沒有為淡啤推出一個獨立品牌,而是延伸出“百威淡啤”,。如今,,消費者不再認為淡啤是新品類,他們認為淡啤是另一種啤酒產(chǎn)品,,和普通啤酒相比,,如果有區(qū)別的話,可能只是多兌了點水,。
假設淡啤的市場一直很小,,沒有未來,品牌延伸是合理的選擇,。因為相比創(chuàng)建品牌所增加的費用,,限制淡啤的增長潛力,扼殺淡啤的分化也無關大礙,。
但是,,如果一個新品類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像手機,、電腦,、數(shù)碼相機,在未來有可能迅速發(fā)展并形成大市場,,那么使用新的品牌名是更好的選擇,。
電動汽車會形成大市場嗎?如果電動汽車有未來,法拉利就不應該延伸出法拉利電動汽車,,而應取一個獨立的名字,。因為法拉利代表的是傳統(tǒng)跑車,不利于引領電動汽車的發(fā)展,。
如果你的產(chǎn)品在平臺內(nèi)部銷售,,可以進行品牌延伸
如果你的產(chǎn)品需要上貨架,不該用品牌延伸,;如果是在平臺內(nèi)部銷售,,或者由銷售代表上門推銷,可以用品牌延伸,。因為平臺內(nèi)部或上門推銷屏蔽了競爭,。
比如,海底撈延伸出“海底撈啤酒”,,訴求“好火鍋要配好啤酒”,。從認知上,“海底撈啤酒”確實會稀釋“正宗四川火鍋”的心智資源,,而且讓啤酒喝起來有一股火鍋味,;但從生意上,海底撈啤酒的銷量會有所保證,,為什么,?因為海底撈啤酒在平臺內(nèi)部銷售,屏蔽了其它啤酒品牌的信息,,顧客沒有替代選擇,,只能選擇海底撈。但是,,如果海底撈啤酒進入超市,、賣場,在青島,、雪花,、燕京、哈爾濱,、百威,、喜力、科羅納等國內(nèi)外品牌的圍追堵截下,,必敗無疑,。
再比如,西貝也在自己的平臺上推出了“有機牛奶”,、“雜糧月餅”,。對于新顧客來講,,如果還沒有去西貝吃過,基礎的信任都沒有建立,,怎么會買你的有機牛奶,、雜糧月餅呢,?但是,,對于老顧客來說,由于基礎信任已經(jīng)建立,,這些延伸產(chǎn)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強老顧客的黏性。
如果新產(chǎn)品不做推廣,,可以進行品牌延伸
品牌推廣涉及顧客認知,。如果你的新產(chǎn)品不做任何推廣,那么對顧客認知的影響就有限,。此時,,適當進行品牌延伸也無關大礙。
2004年,,醬腌菜市場規(guī)模超過200億,,卻沒有一個強勢品牌。2010年,,烏江榨菜通過一系列動作,,在資本市場成功上市,成為醬腌菜領域唯一的上市公司,。
烏江上市后,,除腐乳、辣醬等少數(shù)品類有強勢品牌之外,,在蘿卜干,、辣白菜這些品類中還沒有強勢品牌,也很難建立強勢品牌,。于是,,烏江榨菜作為一個榨菜的強勢品牌,延伸到了醬菜,、腌菜,、泡菜這些領域,順勢收割這些弱勢品類的市場,。
雖然烏江進行了品牌延伸,,但是,烏江并沒有因此改變自己“榨菜”的品牌身份,,在認知上依然聚焦于涪陵榨菜,。也就是說,,烏江并沒有為延伸的產(chǎn)品線做推廣,烏江海帶絲,、烏江蘿卜干只進入了市場,,而沒有進入心智。如果未來醬菜,、腌菜,、泡菜領域出現(xiàn)強勢品牌,那么烏江依然可以把觸角縮回來,,守好自己的榨菜大本營,。
結語
企業(yè)熱衷于品牌延伸,往往是缺少了競爭這個視角,。當企業(yè)戴上競爭這幅過濾鏡后,,就可以看到,品牌延伸的條件其實是很苛刻的,。讀者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判斷何時可以進行品牌延伸,,何時不應該進行品牌延伸,。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