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阿里巴巴、京東都在布局線下商超?
首先,從接觸商品的媒介上面,傳統(tǒng)電商時代可以被稱作是“屏面時代”,即我們感知商品的渠道都是通過電腦屏面、手機屏幕來實現(xiàn)的,我們并不能夠觸摸到商品本身,更加不能對商品本身進行真實的觸碰,這種方式盡管提升了人們接觸產品的效率,但是對于用戶購買商品的體驗來講并不太好,于是也導致了賣家秀和買家秀之間的巨大差異。進入到新技術時代時候,特別是隨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不斷布局線下商超,未來我們接觸商品的方式將不再僅僅只是局限在屏幕上,“多面時代”將會是新零售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
即我們不僅能夠通過線下商超來實時感知商品,而且能夠借助VR、AR等手段來對商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展示等進行多角度的體驗,人們借助商品的媒介已經進入到了“多面時代”。其次,從商品的獲取上面,傳統(tǒng)電商時代,我們獲取商品的方式通常是通過線下下單之后,從經銷商那里獲取到的。
這種方式盡管能夠增加我們獲取商品的渠道,但是并不能夠真正減少商品的成本,提升商品的質量。這種情況對于處于消費升級時代的用戶來講無法真正起到真正的促進作用,有時甚至還有可能給用戶體驗帶來不利影響。物流時間的漫長、商品選擇的艱難、質量的參差不齊都在成為削弱用戶體驗的主要原因。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我們獲取商品的方式將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真正意義上的F2C將會隨著大數(shù)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而實現(xiàn),用戶將會告別單一的從經銷商那里購買商品的方式轉而從生產廠商處購買商品,工廠的生產完全是按照大數(shù)據的分析結果進行的訂單化生產,生產廠家的庫存壓力將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減輕,真正實現(xiàn)按需生產。另外,由于智能分揀機器人的參與,商品物流的效率同樣將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用戶獲取商品的效率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未來隨著無人駕駛、智能配送等諸多技術應用的成熟,用戶獲取商品的效率將會進一步提升,從而將用戶的體驗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商品供應的方式正在發(fā)生變化。按照傳統(tǒng)電商的邏輯,線上商品的供應是由商家和生產廠商來完成的,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僅僅承擔的是一個流量入口和商品展示平臺的作用,盡管這些平臺也出現(xiàn)了很多方式來規(guī)范商家和生產廠商的行為,但是由于平臺沒有直接接入商品供應,使得他們對于用戶感知和商品的感知不強,平臺僅僅只是平臺,無法真正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不斷加大對于線下商超的投資,其實是他們從平臺深度接入到商品供應的一個手段。通過線上積累的海量的用戶以及這些用戶背后的數(shù)據信息,他們要比傳統(tǒng)電商時代的商家和生產廠商更加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是什么,更加知道如何生產用戶滿意的商品。
這便是S2b模式之所以會出現(xiàn)的一個主要原因。未來隨著S2b模式的不斷發(fā)展,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將會真正變成一個大S來供給下游的大b和小b,大b和小b再將這些大S供應的商品供應到C端用戶的手中,真正顛覆傳統(tǒng)的商品供應方式。這種新型的商品供應方式不僅能夠更加具有目的性,而且能夠發(fā)揮各自所長,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如果我們把線下的商超看做是一個渠道的話,那么,阿里巴巴、京東對于線下商超的布局是在打通線下的渠道。在新零售日益成為發(fā)展重點的當下,線下商超將會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場景,這些場景如同當下線上的一個又一個的店鋪。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