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快遞業(yè)“拼”什么 包裹那么多怎么寄?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期間快遞最高日處理量預計將突破1.4億件,全行業(yè)快件業(yè)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以上。加上今年“雙11”將面臨快遞寄遞實名制,快遞行業(yè)將迎來新一輪大考。
記者近日走訪多家正在為“雙11”熱身的快遞企業(yè)發(fā)現,利用大數據、技術優(yōu)化、增購專機、增加人手組成“地網”……已成為快遞業(yè)爭奪市場的先手。
拼專機:時效要求越來越高
在圓通公司旗下位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內的圓通航空,一架波音貨機正在等待貨物裝機,滿倉重約10噸的包裹將在夜晚從杭州起飛,2個多小時后抵達西部地區(qū)的集散地成都。9月底首航以來,圓通成為繼EMS、順豐之后第三家擁有專機的國內快遞公司。
圓通航空總裁助理兼規(guī)劃及商務部總經理張孟說,用戶對時效的要求越來越高。1200公里以上,尤其是在西部地區(qū),航空相比陸運的優(yōu)勢很明顯。在即將到來的旺季,圓通在11月、12月還將相繼開通兩條航線,新的專機購買計劃正在進行中。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除了購置專機較早的EMS、順豐,過去以低價爭搶市場的“三通一達”也開始爭搶航空件市場,提高整體時效,租飛機之外,購置專機逐漸成為趨勢。
拼大數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多家快遞企業(yè)表示,隨著快遞業(yè)務量每年迅速增長,現在行業(yè)越來越熟練地運用大數據為快遞“導航”。
記者在中通快遞的分揀中心看到,傳送帶上的包裹正在依次運遞,這里都是航空件,包裹在這里中轉。中通快遞運營副總裁倪根炎說,業(yè)務量增長很快,中通今年10月份的快遞量,已經超過了去年11月包含“雙11”在內的單月快遞量。
“前幾年每逢雙11就暴露出許多問題,主要是不知道快遞量有多少,怎么準備。現在菜鳥網絡的數據預測準確率接近了90%,給了快遞企業(yè)很大支撐。”中通快遞營運副總裁倪根炎說。
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說,2015年將成為DT(數據技術)物流元年,明顯標志是物流行業(yè)的數據化基礎建設完成,而且大數據使用已經初步在行業(yè)普及。在過去兩年時間中,通過菜鳥網絡與其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已經完成了物流行業(yè)的數據化基礎設施建設,菜鳥網絡可以為快遞公司提供快遞單量的全程實時預報。今年“雙11”隨著四級地址庫、“菜鳥鷹眼”等大數據產品在快遞生產環(huán)節(jié)當中的使用和普及,將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拼信息化:快遞業(yè)將告別粗放增長
收到包裹,你的快遞單是仍然被記號筆畫得五顏六色,還是已經改成了帶有條形碼打印的“電子面單”?這張小小的“面單紙”背后卻有技術“大文章”,以電子面單為代表的物流信息化改造,在“雙11”來臨前正在提速。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