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O2O逐鹿沙場 冷鏈配送成發(fā)展攔路虎
生鮮電商確實很火,無論是交易額增長,還是資本方的蜂擁而入,都印證了這一點。
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生鮮食品網購交易額為5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40.7%,2010年至2014年的年復合平均增長率達到138.5%;從淘寶指數看,生鮮搜索和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過100%;預計未來5年生鮮電商行業(yè)增速超過100%,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同時,在去年,包括中糧我買網、美味七七、本來生活等生鮮電商均獲得了高額融資。
但生鮮電商依然處在一個賺吆喝的階段,甚至有人稱之為一個「一勝九敗的市場」。這個圈子瓶頸很多,比如品類可擴張性有限、冷鏈物流難度高、客單價高且不穩(wěn)定等等,某種意義上上說,生鮮電商的概念已經到了一個亟待突破的節(jié)點。
新疆小甜杏,東北查干湖魚,智利車厘子,澳洲雪花牛肉……不經意間,來自遙遠地域和國度的生鮮食品幾乎成了市民們唾手可得的舌尖美味。在建外SOHO工作的石女士已養(yǎng)成隔三差五網購的習慣,在她的電腦收藏夾里,易果生鮮、京東生鮮、沱沱工社等生鮮電商平臺是她的最愛,趁著中午閑暇時段下單,第二天晚上,訂購的美食就能端上餐桌全家人共享。
隨著近日亞馬遜生鮮館正式上線,生鮮電商領域已呈現互聯網巨頭與垂直電商合縱連橫集體發(fā)力的新格局。繼阿里巴巴去年年底投資易果網之后,今年京東也宣布7000萬美元領投天天果園。炙手可熱的生鮮電商,贏得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也成為各路資本角逐的戰(zhàn)場。
新一輪廝殺不可避免
盡管亞馬遜在生鮮領域才起步,但業(yè)內專家看好這支剛“進場”的勁旅。北京工商大學商業(yè)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說:“亞馬遜做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對國內生鮮電商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將起到鯰魚效應。”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