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企業(yè)成長、成熟與成功的要素
新東方現(xiàn)在的考核機制,通俗說是“屁股決定腦袋”。我們不再要求校長和管理層創(chuàng)造收入和利潤,而是考核你事情做對了沒有——倘若做對了,收入和利潤是自然結果。
剛開始人力資源部門認為這種考核指標沒法量化,我逼著大家做了一些非常粗曠的量化指標。但是,即便是這些粗曠的量化指標,也把新東方帶回了正路,最后的結果是新東方業(yè)績一路飆升,股票漲到了50美元。
這件事情也是洪泰未來要做的。我希望你們愿意跟著洪泰干上10年、20年的,一個科學的考核體系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我認為成長階段的三個要素。
“成熟”意味著
能夠抓住機遇、抓住人心、在困境中逆轉
第二個“成”,是成熟。成熟跟年齡沒關系,有的人20多歲就很成熟了,有的人五六十歲仍然成熟不起來。成熟意味著能夠抓住機遇、能夠抓住人心,還意味著能夠在困境中自我逆轉。
一個人一生的機遇是有限的,一家公司同樣也是如此。泰哥就是抓住了做PE這樣一個時代機遇,把自己做成了著名的中國證券行業(yè)少帥。大家應該聽說過泰哥剛入行時敲老總的門去應聘的故事,他知道那對他來說意味著機遇。后來,整個中國證券行業(yè)成了他施展能力與天賦的舞臺。
我抓住了什么機遇?從北大畢業(yè)以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大學已經(jīng)幾乎失去了最可貴的東西——思想自由,我必須出來做點自己的事情。盡管當時在中國最大的培訓機構也就是每年賺幾百萬,但市場潛力卻不可估量。新東方抓住了這個機遇,做成了一個上市公司,到現(xiàn)在還是中國培訓機構的領頭羊。
抓住機遇的能力,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你總是需要領導在背后安撫你、哄著你去做事情,永遠抓不住機會。抓住機遇的能力和你的年齡沒關系,和你的判斷力、思維的敏捷性有關,也許你還在成長階段,但是否能抓住機遇,仍然是你成熟的標志。
公司的發(fā)展也是同樣的道理。洪泰做了半年天使基金后,我們就開始籌劃、設立更大的組織結構,把洪泰變成中國資本產(chǎn)業(yè)鏈中最完整、最具高度的系統(tǒng),這是因為我們知道再過兩年就沒這個機會了——在中國,所有的垂直領域基本只允許前三名存在,一旦前三名固定下來,剩下的機會就不多了。
洪泰這兩年非常大的成就,就是抓住機遇并完成了戰(zhàn)略藍圖的規(guī)劃。再過兩年,其他的天使基金恐怕仍然是純粹的天使基金,而洪泰必定輕舟已過萬重山。
成熟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抓住人心的能力。不管你多大年齡,你周圍要有一批人愿意跟著你混。有的人可能要到四五十歲才有人跟他混,比如說劉備,但曹操在二十多歲就有人跟他混了。一批有著事業(yè)心的人跟你混,就表明你成熟了。
我真正的成熟,是離開北大以后。我在北大的時候是沒人跟我混的,做了新東方,其實也不能算成熟。真正讓我有所觸動的是1995年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大學老師和班長愿意回國來跟我混,才認為自己比以前成熟了一些。
洪泰已經(jīng)很明顯能夠抓住人心了。這幾天我喝了很多酒,我們的LP跟我交流說,現(xiàn)在對洪泰是真的放心了。這種“真的放心”的背后意味著他們交給我們的幾千萬也放心了,這是洪泰成熟的標志。
成熟,還意味著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情懷。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困境,你有沒有在困難中發(fā)現(xiàn)希望的能力?有沒有在困難中發(fā)現(xiàn)機遇的能力?有沒有“坐看云起時”的氣度和感覺?這是成熟的標志。
一個人是否有氣度,不是看他一帆風順時的狀態(tài),而是看他面對困境,甚至絕境時的定力和能耐。真正的高手不是看你在高速公路上駕駛的技術好不好,而是遇到懸崖峭壁、絕境、冰天雪地的時候,是不是依然能夠沉著、安全的把車開向遠方。
“成功”意味著
在獲得世俗的成就后實現(xiàn)社會價值,為年輕人搭建更好的未來
第三個“成”,是成功。一個企業(yè)的成功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世俗的成功——新東方上市了,洪泰賺了很多錢、我們每個人都分了很多錢,這些都是世俗的成功。世俗層面的成功非常有必要,沒有世俗的成功,你談任何理想都是扯淡。
當年的“瘋狂英語”也是有理想的,但沒有構建起世俗成功體系,到最后創(chuàng)始人自己也說,“只能眼看著被俞敏洪和新東方遠遠甩到后面”。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