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合理化判斷的7大標志,你了解多少,?
對于配送合理化與否的判斷,,是配送決策系統(tǒng)的重要內容,目前國內外尚無一定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和判斷方法,,按一般認識,,以下若干標志是應當納入的。
一,、庫存標志
庫存是判斷配送合理與否的重要標志,。具體指標有以下兩方面:
1.庫存總量
庫存總量在一個配送系統(tǒng)中,從分散于各個用戶轉移給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庫存數量加上各用戶在實行配送后庫存量之和應低于實行配送前各用戶庫存量之和,。
此外從各個用戶角度判斷,,各用戶在實行配送前后的庫存量比較,也是判斷合理與否的標準,,某個用戶上升而總量下降,,也屬于一種不合理。
庫存總量是一個動態(tài)的量,,上述比較應當是在一定經營量前提下,。在用戶生產有發(fā)展之后,庫存總量的上升則反映了經營的發(fā)展,,必須扣除這一因素,,才能對總量是否下降做出正確判斷。
2.庫存周轉
由于配送企業(yè)的調劑作用,,以低庫存保持高的供應能力,,庫存周轉一般總是快于原來各企業(yè)庫存周轉。
此外,,從各個用戶角度進行判斷,,各用戶在實行配送前后的庫存周轉比較,也是判斷合理與否的標志,。
為取得共同比較基準,,以上庫存標志,都以庫存儲備資金計算,,而不以實際物資數量計算,。
二、資金標志
總的來講,,實行配送應有利于資金占用降低及資金運用的科學化,。具體判斷標志如下:
1.資金總量
用于資源籌措所占用流動資金總量,隨儲備總量的下降及供應方式的改變必然有一個較大的降低,。
2.資金周轉
從資金運用來講,,由于整個節(jié)奏加快,資金充分發(fā)揮作用,,同樣數量資金,,過去需要較長時期才能滿足一定供應要求,配送之后,,在較短時期內就能達此目的,。所以資金周轉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與否的標志,。
3.資金投向的改變
資金分散投入還是集中投入,,是資金調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實行配送后,,資金必然應當從分散投入改為集中投入,,以能增加調控作用,。
三、成本和效益
總效益,、宏觀效益,、微觀效益、資源籌措成本都是判斷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標志,。對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斷側重點;例如,,配送企業(yè),、用戶都是各自獨立的以利潤為中心的企業(yè),則不但要看配送的總效益,,而且還要看對社會的宏觀效益及兩個企業(yè)的微觀效益,,不顧及任何一方,都必然出現不合理,。又例如,,如果配送是由用戶集團自己組織的,配送主要強調保證能力和服務性,,那么,,效益主要從總效益、宏觀效益和用戶集團企業(yè)的微觀效益來判斷,,不必過多顧及配送企業(yè)的微觀效益,。
由于總效益及宏觀效益難以計量,在實際判斷時,,常以按國家政策進行經營,,完成國家稅收及配送企業(yè)及用戶的微觀效益來判斷。
對于配送企業(yè)而言(投入確定了的情況下),,則企業(yè)利潤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
對于用戶企業(yè)而言,在保證供應水平或提高供應水平(產出一定)前提下,,供應成本的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
成本及效益對合理化的衡量,,還可以具體到儲存、運輸等具體配送環(huán)節(jié),;使判斷更為精細,。
四、供應保證標志
實行配送,,各用戶的最大擔心是害怕供應保證程度降低,,這是個心態(tài)問題,,也是承擔風險的實際問題。
配送的重要一點是必須提高而不是降低對用戶的供應保證能力,,才算做到了合理,。供應保證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判斷:
1.缺貨次數
實行配送后,對各用戶來講,,該到貨而未到貨以致影響用戶生產及經營的次數,,必須下降才算合理。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