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差距拉近 實體商業(yè)或不用再“怕”電商
“今年雙十一促銷,我們估計連成本都不能回籠。可是沒有推廣就無流量,庫存積壓著會虧本,做電商也會虧本,只能看哪個虧得少。”說起來,何炳祥滿是無奈,盡管奧麗儂仍堅持線上銷售渠道,可他也透露,近兩年來,鹽步確實有不少內衣企業(yè)逐漸放棄了線上銷售渠道。
實體店
線下鋪租已到“天花頂” 空置率有所改善
曾幾何時,憑著開店方便、成本低、流量大等巨大優(yōu)勢,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可謂是排山倒海。不過,多位業(yè)內專家、企業(yè)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從2014年開始,電商平臺的成本開始逐漸增加,在實體店鋪租等成本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其實線上與線下開店的成本差距已在逐漸縮小。
廣州購物中心空置率有所改善
“天河城也好,正佳廣場也好,近兩三年來,租金已經沒有以前升得那么厲害了,鋪租基本到了‘天花頂’了。”富港集團總裁陳光明表示。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也印證了這一說法。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廣州全市主要優(yōu)質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水平基本維持穩(wěn)定,相較二季度僅微漲0.1%至649.2元/平方米·月。其中,核心零售商圈優(yōu)質購物中心物業(yè)首層平均租金甚至環(huán)比下降了0.7%。
空置率方面的數據,也顯示線下實體店不再是被一邊倒地“壓制”著。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隨著部分優(yōu)質零售購物中心大幅度調整租戶組合,三季度廣州主要商圈優(yōu)質購物中心整體入駐率得到提升,整體空置率環(huán)比微降0.5%至3.9%的水平。具體來看,天河北、珠江新城、荔灣、海珠、白云、番禺等商圈零售空置率較二季度均有所改善。
線上線下經營成本差距縮小
據陳光明透露,佛山三水目前最高的鋪租在500元~600元/平方米·月,一個50平方米的店面,鋪租要25000元。加上水電費5000元,4個員工的工資近2.5萬元,稅收可能一個月一兩千元。進貨基本是銷售價格的4.5折,這樣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一間50平方米的店鋪,一個月要有10萬元的銷售額才能回本。這只是最貴的鋪租情況,一般情況下,線下商業(yè)會根據店鋪的銷售情況去確定鋪租,力爭讓實體店保證不虧損。而為了吸引更多的品牌進駐購物中心,也會增加較多的附加優(yōu)惠。
而另一方面,“對于網店經營者來說,除了推廣費用、傭金外,各種潛在成本也在增加,包括倉儲費用、物流費用、售后服務等。所以隨著實體店體驗式購物以及業(yè)態(tài)的調整,未來實體商業(yè)店將迎來轉機。”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表示。
廣東省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也表示,盡管線上線下的銷售有所差別,具體成本無法詳細對比,但不得不說,線上線下的經營成本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