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人生的意義在于“吹牛”
誠如馬云所說,市面上有很多馬云傳記和關(guān)于馬云的書,但沒有一本是馬云所寫或者授權(quán)的書,《這就是馬云》也不是他所寫的,而是馬云助理陳偉寫的馬云“野史”,今年已是第三版,不過卻得到了馬云首肯,馬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不同,不是把他的語錄做了匯編,而是在他一只腳已跨出了記憶的邊緣時,如今又集中“回放”了一遍,書中展示了很多生活細節(jié)與阿里上市前后的片段,用作者陳偉的話說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記,而是馬云有關(guān)“吹牛”的回憶,是把馬云從“神”還原成“人”的過程,也是滿足更多的人對馬云與阿里的猜想。
“吹牛”與“務閑”
陳偉在新版馬云傳記序言里說,人生意義的主體是吹牛:一個人從默默無聞到功成名就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換人“吹牛”的過程。不同的是有的人把“吹牛”吹成了一門生意,有的人吹成了學問,但更多的人不過是自娛自樂而已。顯然,馬云的本事是把自己吹成了中國“首富”,他曾在淘寶年會上說:“作為CEO,我的工作只能是講講話、吹吹牛而已,你們要容忍這樣一位CEO。每次吹牛總是那樣不可能,而你們——阿里人每次完成得比‘不可能’更‘不可能’……”
這是馬云的幽默與機智,也是他把“務虛”應用在了公司管理上,所以一般人很難摸清阿里的門道,作者調(diào)侃說每年都有國際著名大學的人來阿里集團做研究、寫案列,案例報告完成后都會讓馬云過目簽字,而馬云總是質(zhì)疑:“你們寫的是阿里巴巴[微博]嗎?”
外界對馬云與阿里的猜測很多,但馬云都沒做正面回答,這本書也是如此,只是在不經(jīng)意的敘述和片段回放中可以感受到馬云一以貫之的“吹牛”精神,不論是“武俠”、“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情結(jié),他與明星交朋友、進軍影視業(yè),都可以看到阿里打造“商業(yè)平臺”賺的是廣告的錢,而廣告借助的就是“眼球經(jīng)濟”。
陳偉說助理是一份特殊的職業(yè),而企業(yè)家的助理要不是秘書、顧問,再不就是保鏢,而他作為馬云的助理啥也不是,他曾是張紀中的助理,在電視圈浸淫了10年,后被馬云挖來做助理,很多人經(jīng)常問起他具體的工作,但他時常答不上來,因為他對互聯(lián)網(wǎng)、現(xiàn)代科技一點不懂,后來他就對比較熟的人開玩笑說自己是一個“御用閑人”。
把張紀中的助理兼劇組制片帶到身邊,不難看出馬云對影視業(yè)的偏愛與“務閑”策略,而有意思的是,通過張紀中老婆攀馨蔓,陳偉認識了張紀中,爾后馬云與張紀中、金庸成了朋友,而阿里的轉(zhuǎn)機是“西湖論劍”,這也是公司非常大的一單,把金庸請到杭州,不僅宣傳了公司、圓了自己的武俠夢,最重要的是占據(jù)了行業(yè)話語權(quán),從此,馬云與娛樂、影視有了剪不斷的關(guān)系。
做夢的人
馬云的緋聞很少,阿里上市前媒體曝光了他床上的人,都是正面描寫,這對馬云與阿里加分不少,在《這就是馬云》中,作者也寫到了馬云的賢內(nèi)助張英。張英是馬云大學同學也是他教書的同事,后來他們一起創(chuàng)業(yè),在公司做到一定規(guī)模張英退出充當馬云“背后的女人”。
馬云在多次演講中說,“回到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張好床,床上要有一個好人!”
其實這個“好人”一定是要認同對方的夢的,馬云是“人來瘋”,最喜歡的事是做夢,而張英卻是愿意與他一起做夢的人,這可能是張英與很多人的不同。
而更多的時候,張英是腳踏實地的,如果說馬云是風箏,時常想飛翔,而張英卻是拽住風箏的線,不至于讓馬云從空中墜落,陳偉說張英知道馬云說起話來會不知疲倦,往往開會很晚張英就會來電讓他們結(jié)束,“這些年來公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唯一不變的是張英對馬云健康方面的管理。”
馬云的中飯都是家里送來的,過了中飯時間張英會催,飯后馬云會向張英報告肉吃了多少、青菜吃了沒有。
為了讓馬云與家人吃好飯,張英還把兩個在家里幫忙的娘家親戚派出學習廚藝,如今他們已是廚藝高手,金庸、吳小莉等名人來杭州,馬云通常在家安排家宴。其實這是最能營造氛圍的“公關(guān)”藝術(shù),還能展現(xiàn)家庭和睦,同時讓投資人放心。陳偉說馬云每減持一次股票,就被“離婚”一次,但通過他的觀察,讓馬云夫妻離婚比再建一個阿里巴巴更難。
張英除了對馬云健康的管理,還管理馬云的穿衣打扮,而其中很大的一筆開銷是給馬云買高檔護膚霜,這可能是其他夫妻中少有的現(xiàn)象,讓男人打扮得水靈,而馬云的行李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護膚品,這與馬云心中的“武俠夢”卻有些出入。
“武俠夢”無非是“英雄情結(jié)”的表現(xiàn),相信很多男人都做過,只是沒有馬云極致,這可能與他的身體條件有關(guān)。他渴望擁有蓋世奇功,像風清揚一樣,讓稻草穿過樹干。
為此,馬云練太極拳,時常戴墨鏡、著白衣綢衫,給人仙風道骨的印象,他也拜訪各路高人,道家、佛家,有人送他“外星人”雅號,他也笑納,因為他骨子里就懷揣著“虛幻”,希望成為“超人”。他曾跟員工開玩笑說,如果我哪天消失,誰也找不到我,大家急得團團轉(zhuǎn),原來他去拍電影風清揚了。
進軍影視業(yè)
馬云是最早持有華誼兄弟股票的投資人,這除了與他從小的“武俠夢”、進而萌生的“電影夢”有關(guān),從中也不難看出馬云的投資嗅覺。
陳偉在書中披露說,很多人認為阿里巴巴收購影視公司是賠錢或者說是“買貴了”,但他們不這樣看。
電影《中國合伙人》上映后,很多人找馬云,希望能拍馬云原型的電影,但馬云都一一謝絕了,他的理由是“家里的太太不同意”,事實上是馬云要成立自己的影業(yè)公司。
外界也有很多關(guān)于阿里收購香港影視公司的質(zhì)疑,甚至有洗錢的說法,而馬云的回答是“買回來運作好了就很值,買回來沒運作好就是最貴的”。
2014年,馬云與阿里影業(yè)的同事做了交流,也算是給他們鼓氣。
“今天中國的浮躁,年輕人的浮躁是超越想象的。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目前的規(guī)模加起來是300億元人民幣,再過10年、15年,中國將有1億到兩億人成為中產(chǎn)階層。除了吃喝,中產(chǎn)階層最重要的是精神文化享受。到時300億元的規(guī)模是不可能滿足兩億中產(chǎn)階層的消費需求的。”
馬云的判斷是到時電影市場的規(guī)模將超過2000億、3000億,這如同他們十多前投資淘寶一樣,當規(guī)模上來的時候,就可以賺錢了。而阿里影業(yè)做的就是10年后的市場。
而阿里影業(yè)最大的一個野心是變革中國影業(yè)制度,目前我們的電影制度是導演制,也就是導演、演員控制著電影的走向,往往電影沒開拍,導演、演員就拿走很多錢,而阿里影業(yè)的變革是改變導演制逐漸走向制片人制,這也是好萊塢電影模式。
另外對于渠道的拓展,借助新媒體等營銷平臺,也將是阿里影業(yè)的一大優(yōu)勢,但不知未來還會不會有更新意的娛樂方式,用以滿足中產(chǎn)階層的精神需求,這才是最大的變數(shù)。
相關(guān)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推薦資訊
熱門點擊排行
- ·物流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精準匹配人車貨 技術(shù)創(chuàng)
- ·我國智能航運發(fā)展迅速 相繼突破航行關(guān)鍵核
-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健全提升產(chǎn)業(yè)鏈供應
- ·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解讀《關(guān)于加強商務和金
- ·財經(jīng)觀察:貨物貿(mào)易創(chuàng)歷史同期新高 增長動能
- ·天津印發(fā)方案打造世界一流自由貿(mào)易園
- ·新疆加快建設(shè)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
- ·黑龍江辦理運輸企業(yè)“一件事”許可超四千件
- ·交通運輸行業(yè)壓實責任強化巡查排險
- ·深中通道車流量超200萬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