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公共交通加速“一碼通行”
車輛進站,,手機預備,。今年6月開始,,上海市民張宏偉發(fā)現(xiàn),,坐公交車變得很有“儀式感”——進站測溫、上車掃碼,,一切無誤后方可刷卡乘車,,整個過程動作要快、手法要準,。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乘車掃碼是防疫要求,必須遵守支持,。但乘坐公共交通不僅要刷公交卡,,還要驗健康碼、掃場所碼,,難免影響出行效率,。當下,“信息整合”正成為多地公共交通管理部門提升出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具備乘車卡(碼)與健康碼自動關聯(lián)功能的“多碼合一”,,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上線。
掃碼乘車受青睞
“以前都是用交通卡,,最近改用乘車碼了,。”近日,廣州地鐵官方App實現(xiàn)“多碼合一”,,在既有掃碼乘車的基礎上可顯示乘客的健康碼狀態(tài),、核酸檢測情況等防疫信息,,實現(xiàn)“一碼通行”。廣州市民潘先生說,,過去他每次乘車都要來回切換兩個碼,,有次手機信號不佳,身后堵了很多人,。
“自上線以來,,廣州具備‘一碼通行’功能的融合碼累計注冊用戶近800萬,日均使用量達40萬人次,。”廣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城市通科技服務分公司總經(jīng)理助理吳單介紹,,去年11月,公司就開始著手開發(fā)廣州健康碼與交通碼融合服務功能,,旨在提高疫情期間乘坐公共交通亮碼出行的效率,。
6月1日起,上海市內(nèi)公共交通全網(wǎng)恢復運行,,所有公交車站及車廂都張貼了“場所碼”,,進站乘車均需掃碼。為方便乘客,,上海正逐步推出“一碼通行”服務,,開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隨申碼和公交乘車碼已在公交、對江輪渡實現(xiàn)了“核驗+支付”功能,,地車“metro大都會”App也可以在地鐵實現(xiàn)“核驗+支付”功能,。
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處處長李哲梁介紹,自6月1日運行以來,,市民使用二維碼乘車的比例逐步提升,,“metro大都會”App使用比例從40%提高到了46%,公交乘車碼的使用比例從23%提高到了27%,,隨申碼使用比例從0.35%提高到了2%,。
亮卡上車成期待
“佘山站只有一個進站口,疫情前也常常出現(xiàn)擁堵,,一下雨加上掃場所碼就更堵了,。”6月13日,上海地鐵9號線佘山站早高峰排隊畫面登上熱搜,。當天是周一,,早高峰期間雨勢給需要掃“場所碼”的乘客增加了不小的操作難度,不少市民在網(wǎng)上留言呼吁“優(yōu)化交通卡的核驗環(huán)節(jié),。”
“一碼通行”方便了通過智能手機掃碼乘車的乘客,。但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提高使用交通卡乘坐公交的便捷性,同樣至關重要,。以廣州市為例,,使用交通卡的交易比例高達近九成。上海在2017年取消老年卡后,,交通卡周活躍用戶仍達1500萬張,。
在交通卡關聯(lián)健康信息方面,北京動作較快,,落地也較早,。自今年5月起,北京市啟動公交,、地鐵票務系統(tǒng)改造,,已全部實現(xiàn)刷交通卡自動核驗健康碼功能。
李哲梁坦言,,北京在2019年“一碼通乘”改造期間,,已全面完成了地鐵進站閘機以及公交車POS機的實時通信改造,具有一定的先天優(yōu)勢,。而上海為應對大客流,,公交刷卡設備采用了開機速度快、運行穩(wěn)定,、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的單片機方案。但這種設備因不能實時在線,,無法實時核驗實體卡用戶的健康信息,,全部改造需要一定時間。
除了設備差異,,交通卡實名制是另一個難題,。廣州羊城通有限公司關愛通科技服務分公司工作人員胡濤介紹,學生卡,、老人卡和殘疾人卡在辦理的時候系統(tǒng)已經(jīng)登記了實名信息,,普通乘車卡卻沒有登記實名信息。公交采用的是脫機核驗,,必須全部有實名信息才具備脫機核驗的條件,。
針對持交通卡出行的乘客,上海正鼓勵市民進行交通卡身份關聯(lián),,截至目前全市已通過線上關聯(lián)了25萬張,。為實現(xiàn)交通卡的防疫功能,上海計劃自7月1日起,,免費為交通卡用戶進行身份信息“關聯(lián)+貼膜”,,并將于9月完成系統(tǒng)升級改造,,乘客一旦完成身份關聯(lián)并通過貼膜辨識后,即可實現(xiàn)乘公交“一卡通行”,。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