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你要關注的客群不止是80 90后
過年之前,,Today便利店發(fā)了一條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全年訂單中,,她們的18-35歲顧客占比達到80%,。
新零售業(yè)態(tài)下,顧客群也大都是年輕人,,到這我想提一件事:
三個月前的雙十二,,活動舉辦的很成功,但暴露的問題卻很致命,。
由于活動方的活動較為突然(甚至活動前一天合同才簽訂),,外加我們團隊也訪問過幾個客戶,都認為很難吸引消費者參加,;所以,,我們僅在自有渠道盡最大力投放宣傳,并沒有在其他渠道投放巨量廣告,。
但意外發(fā)生了:年輕人確實沒來,,但是每個店都進入了成批的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媽們瘋狂的搶購,,有帶三個手機的,,有帶推車的,有買一箱子的……
活動持續(xù)了5天,,最終公司不得不緊急訂貨,。
最終的結果雖然是好的,但是不了解客群,,低估了大媽們的購買力和傳播力,,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謬誤卻是最大的失誤。
那么,,如何理解和區(qū)分不同客群,?新零售客群究竟有幾種?
鄧紫瓊等學者認為,,可以將我國居民消費分成5種消費層次:超級富裕階層,、富裕階層、小康階層,、溫飽階層,、貧困階層。
谷中原根據(jù)生活水平將居民分為:貧困階層,、小康階層,、溫飽階層、富裕階層。
今天我們將介紹根據(jù)年齡分層的年齡分層法,。
年齡分層法
70前,、70、80,、90,、00后五大客群,人生的所有階段都包括進去了,。
其中,,80%新零售客群出生年份:1984-2001,1984年的35歲,,2001年的18歲,,而2000年19歲正在讀大學一年級。
18-35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1984-1992初為父母,。
1992-1997初入職場,。
1998-2001大學生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埃里克森博士在《發(fā)展心理學》中提到:成年初期(18-40歲)人們需要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xiàn),;成年中期(40-65歲)人們需要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xiàn)[3],。
在35歲之前,,每一年的成長都會讓這一年齡段的客群有著與眾不的需求,而種種需求又塑造的了多種多樣的行為……
究竟不同客群都在需求什么呢,?
1.1984-1992:初為父母
Tag:新時代母親
人數(shù)達2億,,其中62%家庭由女性主導每月養(yǎng)育花費500-3000元。一二線對孩子高消費學習渠道:育兒公眾號,。
有了小孩后,,84%的母親自我消費減少,更多的留給孩子,。
削減開支處:61%開支用在服裝,,52%休閑娛樂,38.5%旅行,,35.6%美容護膚[4],。
場景:
媽媽們在家或辦公室時購買母嬰用品,在電商節(jié)日促銷時會盡量多囤貨,。
逛商場的時候會推著嬰兒車,,開始喜歡有親子區(qū)的線下實體店(金拱門/宜家/書城等),。
因為教育焦慮,會對早教品牌開始關注,。
線下機會:
具有品質生活相關的店鋪,,根據(jù)能力可為母嬰提供多一些的基礎設施或人性服務。
總結:
大多數(shù)家庭中,,女性主管財政大權,而母親又讓女性多了一個身份也多了一份責任,。
在消費中她們不能再像曾經的少女一樣消費,,而是要為寶寶著想,給孩子最好的,。
母愛的偉大是有傳承的,,這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2.1992-1997:初入職場
Tag:單身主義
15歲以上單身人口2.15億,,結婚率低至7.7%,,未來單身族還會越來越多。
單身男性:單身女性=1.45:1,,其中男性比女性更想脫單,。
單身網民日常:
男性:游戲/科技數(shù)碼
女性:綜藝/音樂
場景:
以學業(yè)為主的校園生活和初入職場的工作生活,時間少學業(yè)忙薪資低學業(yè)忙,,讓大家不多的周末時間往往都投入在自己的各種事項中,。
線下機會:
推出對單身友好的客單價商品與服務,多多順應愛情的美好促成線下單身粉絲聚會,,講述在線下店相識的愛情故事,。
總結:
單身網民的大量時間都交給了游戲/綜藝;社交交給了微博微信,。盡管在國際上我們的單身率還算低的,,但趨勢是單身越來越高。日本的一人食拉面火遍美國大地,,越來越多的類一人食經濟也會到來,。
3.1998-2001:大學生活
Tag:亞文化
2018年動漫市場規(guī)模達1700億,總人數(shù)3.5億人,。亞文化介于小眾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的一種常態(tài)性的集體文化偏愛和身份認同,。
二次元、嘻哈,、漢服等亞文化元素盛行,。20歲以下75.9%都對亞文化有所關注,19%是忠實粉絲群體的一員,。以上網民雖粉絲轉化率低但并非絕緣體,。一二線城市中17.2%為亞文化忠實粉絲,。
場景:
平日在微博關注亞文化KOL,在qq群中互相討論與社交,,參加展會認識更多新朋友,。
線下機會:
積極了解亞文化,在設計/活動等方面可以與亞文化拉近(如推出跨界商品),,增進品牌在亞文化粉絲圈的知名度,。
總結:
“有的人表面看起來非常貧窮,但背后卻有一柜子手辦,。”
在追逐個性和自由的今天,,從小眾文化演變成亞文化的愛好成了大家的新帶鹽,《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綜藝也讓亞文化從幕后走向了臺前,。
在亞文化上面做一些深度的營銷,,對于二次元愛好者來說或許就是她們的意外驚喜,從而愛上你的品牌,。
4.2000-2009:00后05后
Tag:長不大的小孩
我國00后/05后共計1.6億,,00后8339萬,05后8106萬,;七成的00后在晚上11點后睡覺,;00后分布在初中、高中/中專階段,,05后分布在初中,、小學階段。
主要的飲品:水>酸奶>茶>碳酸>豆?jié){>咖啡(女性6.7%喜愛咖啡,,相較男生低),,三餐外零食食用率為39.4% 其中女性為45.4%。
喜愛的稱謂:迷茫的年輕人/長不大的小孩/早熟沉穩(wěn)/閱讀書迷(男性:動漫迷 運動少年 數(shù)碼控 技術宅,。女性:寵物控 購物狂 動漫迷 刷劇狂)
當前在二三四線,,未來去二線城市的幾率高,一線比一線高,。消費女生注重化妝品,,男生愛好數(shù)碼。
場景:
每周一到周五在學校中上課,,晚上或周末可以玩一會兒手機,。有些男孩子玩手機游戲,有些女孩子看動漫,,大家都開始在QQ,、QQ空間里面社交。
線下機會:
提供更多的年齡跨界/流行文化商品,,針對小朋友的客單價制定低價高質商品或服務,。
總結:
正在高中和初中的零零后們也都長大了,,相比90后他們的存款多[5],愛好廣,,熱愛一切有趣的事情,。
她們熱愛抱團,便利店也成了她們常去的地方,,如果在此處多設立一些Tag商品或活動,,也許會從側面吸引她們的消費。
5.60后及以上:中老年人
Tag:中老年人
40歲以上人口約有6.7億,,中老年網民超2億,,60歲以上四千萬人。他們中65.7%會把每天至少1/4的自由時間交給手機,,接近八成父母在為子女攢錢。
從未上過網的中老年人,,正在被子女或者孫輩們,,帶入到這個新世界。
中老年生活:應用選擇少,,但依賴度卻不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50歲以上習慣運用手寫/40-49習慣輸入文字,。
使用手機過程中,,遇到困難會向誰求助:50歲以上有65.3%會向子女求助,只有12.5%會向其他人求助,;40-49歲的人中有24.8%會向其他人求助,。
中老年:40-49歲中有77.5%包含線下購買渠道,50歲以上:58.9%包含線下購買渠道,。
網購品類:服裝,、生活用品、圖書優(yōu)先 (預包裝食品占比:52%與40%,,水果生鮮占比:37%與30%)
在擁有手機提供的服務外,,下列哪些是仍然對您很重要、離不開的,?——40-49歲:54.4%超市37.2%電視,;50歲以上:62%超市62.3%電視。
場景:
有行動能力的老人聚在老年活動室等公共活動空間,,女性老人逛超市與鄰居分享購物優(yōu)惠信息,,節(jié)日前購物為子女準備愛吃的美食。
線下機會:
要盡可能的多為老人著想,,如客戶只需通過互聯(lián)網 , 向任何一家商店定購便利餐給年老親人 , 便利店店員送貨時會順便查看老人是否無恙 , 然后通過互聯(lián)網向客戶報告老人的近況,。
總結:
埃里克森提出:成年晚期(65-死亡)獲得完善感,,避免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xiàn),。
當老年人不用工作后,,時間成本越來越低,她們開始注重性價比(現(xiàn)象:早上出現(xiàn)在超市的挑菜大媽),。在沒有兒女陪伴的時間里,,超市、姐妹,、電視,、手機成了她們的娛樂方式。
手機過程中遇到困難,,此處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痛點,,如果新零售或其他老年人養(yǎng)成習慣前往的地點上,有手機使用幫助服務,,將會大大增進老年人的親近感,,提升品牌認同感。
圖:《重找自我的新一代老年人》報告
二,、其他客群
Tag:喪文化
互聯(lián)網發(fā)掘了一部分人的喪,,也給他們找到了一個出口去緩解。
51.9%看不清未來,,不知道努力的方向45.9%生活經濟成本高,,壓力大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也就是宣泄一下,,隨年齡喪遞減,。
Tag:白紙型網民
對互聯(lián)網產品尚未形成使用習慣和偏好;
過去更多在線下進行消費,,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lián)網時間并不長,;
對價格敏感,對質量,,品牌和設計重視度相對較低,;
有更充足的時間,并愿意消耗它們來換取微小的報酬,;
有壓力更低的社交圈層,,以親屬鄰居為主,可以接受“打擾式”的傳播分發(fā),;
簽到分享邀請他人學歷提升,,吸引力降低(同理收入也為影響因素 )。
白紙型網民更看重價格便宜的占比:74.7%,;購物方便:37.9%,;商品豐富:34.4%,。
Tag:偶像經濟
你在喜歡一個偶像時,你更愿意選擇哪些類型,?
個性型,,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讓我感受到真實親切:61.4%
成長型,,剛剛出道的普通人,,有我喜歡的元素,在我的關注下成長:23.4%
20歲及以下有46%的人,,參與過為自己喜歡的明星刷人氣拉票的活動
21-30驟降至34.4%,。
才藝有實力/欣賞認真努力/幽默有趣/認可價值觀是吸引粉絲的四大要素。
Tag:三四五線俱樂部
34.4%在公司單位上班,。
20.9%從事個體經營,。
24.4%自由職業(yè)。
71.8%本科學歷擁有穩(wěn)定的工作的人中,,有4成認為人生固化,,興趣愛好為熱愛網絡文學。
使用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
低學歷朋友圈:微商代購42.9%,;健康類28.3%;更熱愛短視頻,,笑話段子,。
三四五線娛樂方式:商場>美食>電影院 >KTV
三、總結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談到消費者,,首先想到的都是80后90后,而往往忽視其他有潛力的客群與新興客群,。
生老病死,,自然規(guī)律。
筆者引用了部分外國心理學家的觀點,,因為國家文化與學科的差別,,難免與我國實情有所出入。所以,,筆者又引用了許多2019-2020中國互聯(lián)網趨勢報告中的標簽,,介紹其他不同的客群及特點。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