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紅利消失 電商平臺還靠什么贏利
有分析稱,,2016年底,,經歷過滴滴快的、58趕集等四大合并之后,,中國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電商巨頭如何布局以適應新形勢,?對消費者而言,,后互聯網時代意味著什么?
失信要付出代價 平臺靠價格戰(zhàn)競爭沒戲
縱觀互聯網發(fā)展態(tài)勢,,阿里先后收購三江購物,、銀泰、百聯,、新華都等,;京東分別與永輝、家樂福,、沃爾瑪等達成戰(zhàn)略合作,;蘇寧推出智慧零售大戰(zhàn)略,截至7月29日,,今年累計新開店2309家,。人們以為大局已定風平浪靜的互聯網電商領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設備總數穩(wěn)定在10億以上,一年間僅增長0.61億,。資深撰稿人孟永輝指出,,互聯網時代紅利開始減少,單純以流量和平臺為主的發(fā)展模式漸漸失去市場,。
后互聯網時代,,商業(yè)模式有什么特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商務部電子商務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劉俊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后互聯網時代電商的模式尚在胎動之中,。但我認為它一定是講創(chuàng)新時更講誠信,講發(fā)展時更講規(guī)范,,講效率時更強調公平,,講快捷時更注重安全。”
劉俊海認為,,后互聯網時代,,無論平臺還是賣家,必須把規(guī)范放于首要位置,。針對拼多多被約談一事,,他分析稱:“拼多多是個攪局者,不能代表主流,, 過去阿里賣假貨也不能代表主流,,主流是清除假冒偽劣,。”在他看來,過去平臺之所以亂象頻出,,就是因為只講創(chuàng)新不講誠信,,“今后,電商競爭環(huán)境會更加公平,、 自由,、公正,不是靠打價格戰(zhàn)和賣假冒偽劣產品,。脫離了誠信的創(chuàng)新只能是一條欺詐乃是詐騙犯罪的不歸之路”,。他還指出,“誠信是有價的”,。從因為誠信能創(chuàng)造 價值,,失信則要付出代價。如果再有平臺商家賣假貨,,需要比現在付出更高的代價,。
長期以來,平臺型企業(yè)也面臨無奈,。盜版侵權,、假冒偽劣產品橫行與造假成本太低不無關系。專家表示,,只有制度環(huán)境建設好,,才能促進互聯網技術和實 體經濟加速融合。在后互聯網時代,,構建公平有序的大環(huán)境,,成為電商有序發(fā)展的前提和保障。為此,,加快推進誠信社會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跑馬圈地是過去式 電商應抓住技術創(chuàng)新機遇
中國零售被推向一個新風口,。劉俊海認為,,新時代零售業(yè)有三方面的發(fā)展紅利:一是人口紅利,特別在落實二胎政策以后,;二是城鎮(zhèn)化,,更多農村人口將轉移到城市;三是國際環(huán)境變化,,在國際貿易環(huán)境不太友好的當下,,國家鼓勵企業(yè)向內發(fā)展。此外,,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qū)塊鏈等技術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零售的效率和效益,。
后互聯網時代,,需求多元化帶來供給側多元化,商品服務的質量具有競爭力同時又保證價格更加公平合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透明,、自由,、理性、 有序的電商環(huán)境,,平臺和商家才能步入回饋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正軌,。”劉俊海表示,過去,,傳統電商巨頭刺刀見紅,,靠的是粗放式的跑馬圈地。未來則需固本培元,, 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
不過,后互聯網時代也會魚蝦并存,。阿里京東今年紛紛布局線下實體店,。線上線下孰優(yōu)孰劣?對此,,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直言,,純電商的黃金十年已經結 束。對線上來說,,流量物流成本鯨吞了大量利潤,。假冒偽劣產品讓消費者難以信任。實體店方面,,租金,、人力和稅收成本高,日子也并不好過,。
劉俊海向記者解釋道,,任何時候都沒有線上線下熟優(yōu)熟劣之別,二者可以協同發(fā)展,、共同推進,,關鍵在于能否提供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和服務。他指出,,目前線上和線下都面臨一些問題,,但國家鼓勵發(fā)展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加上人口紅利疊加,,這是很好的歷史機遇,。
蘇寧方面也對記者表示,近年來線上電商紅利期已過,,而純線下實體無法應對不同用戶群的消費模式,,面臨著流量衰竭的困境。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新時代零售行業(yè)變革的主要方向,。純電商時代結束,,下一個十年將進入場景互聯時代,智慧零售的新場景將遍地開花,。
交易效率優(yōu)先 注重場景消費更有前途
近幾年,,阿里與騰訊開展了持久而大規(guī)模的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權受到影響,,加之一系列互聯網事件,,公眾對互聯網巨頭警惕性越來越高。
這種局面會有所改變,。劉俊海稱,,后互聯網時代類似春秋戰(zhàn)國時代,打破壟斷鼓勵充分自由的競爭,,“消費者選擇權會得到擴大,,知情權會得到保護,公平交易權更有保障”,。
新零售基于時代發(fā)展和消費升級,,旨在真正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贏得顧客尊重和信賴,。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記者稱:“電商的價值就在于提高 交易效率,,通過網購和在線支付,節(jié)省客戶與企業(yè)的時間和空間,。21世紀更注重場景消費,,既能足不出戶體驗網購便捷,也能享受現場購物的樂趣,。”
蘇寧負責人對記者稱,,后互聯網時代的電商進入了智慧零售時代和場景互聯時代,。核心是智慧供應鏈,,致力于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從消費模式來講,,傳統的“人找貨”轉變成“貨找人”,,即構建更多豐富的場景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而技術為新零售的實踐提供了可能,比如無人商店,、“刷臉”等消費新體驗,,各路生鮮“玩家”均具備“從貨源地到消費者”這一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未來,,智能化管理,、自動倉儲揀貨、自動配送乃至機器人送貨等技術還將繼續(xù)改變整個零售網絡,。
但劉俊海表示,,智能化、專業(yè)化都離不開消費者支持,,新零售格局要以信用體系為基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值得消費者信賴和尊重才最重要,。”他強調,,信用體系需要商家和消費者共同維護。
另外,,服務商品質量直接決定消費者獲得感和安全感,,所以要加強消費與供給之間的良性互動。劉俊海表示,,期待在后互聯網時代,,打造一種誠實信用、公平公正,、多元共享包容普惠的電商生態(tài)環(huán)境,。
不過也有專家分析稱,以滿足消費需求為核心的新零售業(yè),,對客戶偏好,、消費習慣的數據分析只是冰山一角。發(fā)力移動購物,、社交營銷以及門店數字化的零售電商,,在線上線下業(yè)務融合的全渠道轉型中,仍存在諸多困難,。
后互聯網時代,,新零售模式必然要遵循新的游戲規(guī)則,誠信,、公平,、信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多點誠意、少點套路,,最終的受益者不只是平臺,、商家,還有廣大消費者以及整個社會,。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