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高成本危機再現 快遞巨頭推可循環(huán)包裝破局
7月5日消息,,持續(xù)動蕩的紙價,反復撩撥著快遞企業(yè)的心弦,。在步步緊逼的紙箱成本危機面前,,快遞企業(yè)不得不尋求脫離困境的方法,。而循環(huán)使用的快遞盒則成為不少企業(yè)破局的“神器”。
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電子商務與物流綠色包裝大會”上,,順豐科技宣布其旗下包裝實驗室正式更名為“SPS中心”,。同時順豐科技公布了由其自主研發(fā)的綠色包裝產品“豐.BOX”。從產品結構來看,,相比于一次性包裝,,該包裝在用拉鏈代替封箱膠紙、可折疊,、易拆封,、防盜等方面做了不少創(chuàng)新。
根據相關數據的分析預測,,一千萬個豐.BOX將可替代5億個紙箱,、14億米膠帶以及225萬立方米內填充的投入使用。目前,,首批13050個“豐.BOX”已經投入試用,。順豐方面稱,“豐.BOX”將有效解決成本高,、破損多,、操作效率低、資源浪費等問題,。
依托循環(huán)包裝解決“紙價危機”,,順豐顯然還不是第一家。早在去年的“418”大促期間,,蘇寧物流就已經投入使用1萬個共享快遞盒,。而京東也于去年12月在全國首批投放10萬個可循環(huán)使用的“青流箱”。
從表面上看,,物流企業(yè)推廣循環(huán)使用的綠色包裝,,固然可解讀為擔負起社會效益的舉動,然而從深層次看,,近年來紙價波動上揚,,同樣是倒逼物流企業(yè)推廣循環(huán)包裝的重要原因。
受外廢政策收緊等連鎖影響,,近兩年國內紙漿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原紙價格的上揚進一步推動瓦楞紙、箱板紙,、白板紙等一系列紙種形成“漲聲一片”之勢,。自今年5月以來,已有多家造紙企業(yè)宣布上調紙價,,作為快遞紙箱的材料之一,,箱紙板自然也有不小漲幅,。以去年的情況10月中旬的漲價情況為例,瓦楞紙均價達每噸5725元人民幣,,箱板紙均價則達到每噸約6250元人民幣,,對于物流企業(yè),尤其是“薄利多銷”的電商快遞企業(yè)而言,,顯然難以承受每件快遞花費在紙箱上的成本,。
有分析指出,盡管推廣循環(huán)包裝在前期勢必有較高的成本投入,,但隨著長期使用,,平攤到每件快遞的成本可以小到忽略不計。從長遠的經濟效益來看,,推廣循環(huán)包裝也是減少企業(yè)物流成本的一筆投資,。
當然,主打“循環(huán)使用”,、“綠色環(huán)保”的共享快遞盒,,在實際推廣中也不乏質疑。有分析指出,,強調循環(huán)使用的共享快遞盒需要當面簽收才可以使用,,當面簽收會延長快遞員送貨時間,對影響配送時效,。此外,由于占據空間較大,,工本成本較高等原因,,對基層配送系統(tǒng)而言無疑也將帶來不少麻煩。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