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不堪重負 生鮮巨頭或給市場帶來轉機
據官方數據,京東在618期間累計賣出商品超過7億件,,如此大的包裹量,,這背后的物流壓力可見一斑。面對物流壓力的不僅僅是電商,,傳統(tǒng)商超也面臨物流成本高企的問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8.0%,,這一比率高于美國,、日本約9.5個百分點,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6.5個百分點,。
毫無疑問,,生鮮電商和商超們正在面臨自誕生以來的最大難關:物流成本困局。據中國農業(yè)生鮮電商發(fā)展論壇去年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yè)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95%虧損或巨額虧損,。生鮮電商和傳統(tǒng)商超們正在面臨物流成本高企下的諸多難題……
有數據資料統(tǒng)計,,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7%巨額虧損,,88%小額虧損,,4%持平,內僅有1%盈利,。2016年以來生鮮市場集體進入寒冬,,隨后迎來了倒閉大潮。2017年的生鮮電商市場可以用一片沉寂來形容,。這個千億規(guī)模的龐大市場,,資本百億的投入,也沒能砸出一個水花來,。
而隨著新零售趨勢的到來,對于生鮮電商來說生鮮品類因具備高頻,、剛需,、高用戶黏性的特點,決定了其將成為新零售破冰的關鍵品類,。但生鮮商品的運營能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取。供應鏈,、物流,、運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沉淀,。
可見,,要想改變物流成本高企的現狀,合理的物流模式構建是相當重要的,,而對生鮮渠道來說,,目前的O2O模式太重,生鮮電商陷于重資產下的高物流成本困局,,而商超則陷于物流體系建設和線上用戶流量的壓力之重,。可見高昂的物流配送早就是生鮮電商市場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了,。
針對這一市場難題,,在“2017年4月21日快消品B2B+便利店大會”上易果集團創(chuàng)始人金光磊首次提出了“生鮮云”的概念,提出生鮮云指的是生鮮運營平臺標準化和模塊化后的生鮮能力,。具體模塊包括:商品采購,、冷鏈倉儲,、客服、物流配送,、品類規(guī)劃,、大數據、市場營銷,、IT支持,、包裝加工。資源池里的諸多模塊可以重新打散,、再組,,形成對應的解決方案。
記者了解到,,目前易果“生鮮云”已賦能給線上線下多家合作伙伴,,比如天貓的生鮮超市、蘇寧的“蘇鮮生”,、蘇寧小店,、唯品會、小紅書,、北京的“鮮生活”連鎖便利店等等,。這些通過接入了“生鮮云”的電商或便利店,經過三個興起的前期準備就獲得了易果在生鮮領域12年積累的能力,。
國內生鮮B2B尚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目前多以股權層面合作為主,業(yè)務層面的合作多為嘗試,。但專家認為隨著國內消費者線上生鮮消費習慣養(yǎng)成,,未來生鮮B2B將持續(xù)推進,并逐漸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國內市場為例,,目前國內口碑最好的盒馬果鮮生從一開始就同時控制線上線下形成完整閉環(huán),既增強了用戶體驗,,又通過線上增收顯著提高了坪效,,未來實現盈利或將成為可能。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