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戶搭“電子商務平臺快車”謀銷路
“每個月交易四五十筆,,電子平臺是我們合作社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在綏濱縣和田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銷售部,,工作人員徐美正在電腦前查看訂單,。
“過去種糧怕賣糧難,,現在加入合作社可省心了,,合作社銷售招多路廣,,我們打出水稻往合作社一送就完活了,。”水稻種糧大戶徐忠華對記者說,。
和田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有社員212戶,,水稻種植面積達6萬畝。合作社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社員的水稻和農產品,,通過與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合作,,實現統(tǒng)一加工,,統(tǒng)一品牌,形成“農業(yè)專家+基地農戶+專業(yè)合作社+加工企業(yè)”的生產模式,。
農產品銷售,,一靠品牌,二靠平臺,。合作社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guī)程,,自主開發(fā)兩個大米品牌,產品在國家和全省評選中多次獲獎,。
在銷售上,,合作社建立綏濱大米官方網站,利用OTO,、B2C等形式,,在中國網庫、省政府創(chuàng)建的黑龍江綠色食品商城等多個交易平臺開通電子商務,,在淘寶,、微商城建立銷售店鋪,注冊微信公眾號,,招聘電子營銷人員,,實現管理信息與銷售信息現代化。“我們還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銷售點,負責與大型超市對接,,通過線上線下,,我們的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合作社理事長楊成甫說,。
多種營銷手段,,將合作社生產的水稻、毛蔥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網絡營銷,,讓這個地處偏遠的合作社,與全國農產品的經營者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合作社不僅包銷社員的農產品,,還吸收縣內8家合作社形成“合作社聯合體”,對其他合作社的農產品“兼收并蓄”,,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抱團闖市場。
合作社開通電子商務平臺,是該縣發(fā)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開始,。據悉,,綏濱縣還將成立農業(yè)電子商務平臺,將勞動力市場,、農產品市場,、農業(yè)科技、災害預報等信息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并通過APP軟件實時推送到農戶手中,。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0條評論
網友評論